本月杂志

2025年第3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单位员工骄、娇、惰的表现、形成原因及应对策略/张凌志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张凌志 日期:2019-12-10 12:02:13
ldquo;谁决定、谁负责”,暗示不按照自己的想法开展工作,其未来就不会全力配合,胁迫同事、领导按照自己的意愿开展工作。在自己工作出现失误时,其内心抗拒周围同事的批评,并把这种批评当作私人报复行为,将坚持己见所造成的失败都归咎为同事、领导不跟他同心协力。对于自己工作的内容,其不允许周围同事提出不同的建议,即使存在不当之处,也不顾给单位造成损失的风险,坚持自己的工作主张,对于同事提建议的行为,用嘲笑讽刺、愤怒谩骂等进行回应。
  (三)员工惰性十足的表现
  员工的工作惰性主要体现在工作态度消极、否定工作价值、对工作中的艰难险阻缺乏足够的创新意志等方面。员工的惰性在行为表现上不同于骄横、娇气的攻击性特征,更多表现为和善的好人行为。在组织内部,员工的惰性常体现为专注于常项工作的开展,面对突发事件、紧急任务,其会采用无法脱身、时间不允许、人手严重不足等借口推托。对于工作中产生的问题,其往往是闭口不谈、浅尝辄止,规避问题要害,惯用顶层设计缺失等系统性问题作为挡箭牌,将问题无限放大,以期让更多人形成群体性畏难情绪,达到共同反对新增工作的私人目的。在与同事协同配合时,其常用自己工作能力不足、到了退休年龄、个人没有升职的野心、组织不信任自己、领导缺乏识人用人的本领等借口,不主动开展工作。对于上级领导布置的各项工作,其都以实时回报、积极反馈的名义让上级领导提供工作思路、为自己谋划,不主动探索工作方法,对外宣称是自己按照组织安排开展工作,意图规避责任。对同事主动创新、积极工作、敢于担当的行为,其非但不加赞赏,反而为同事打上拍领导马屁、想当官等的标签,希望在组织内建立一种不思进取的工作氛围。
  二、员工骄、娇、惰的形成原因
  (一)组织管理制度缺失
  员工的行为不规范,核心原因就是组织制度欠缺。在现代社会,不同类型的组织在特定发展阶段面临的生存情况迥异,因而各类管理制度也有较大差异度,组织发展的过程也是组织管理制度的完善调整过程。当前我国各级各类组织的管理体系与其发展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不匹配,造成组织制度完善工作出现滞后性,而员工对于制度的适应也存在一定的迟滞,这是当前组织管理制度落后的重要原因。同时,在组织发展过程中,有效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是组织管理者实施高效管理的头等大事。因此,我国各级各类组织管理者在组织制度制定过程中都需要充分考虑员工的感受、社会稳定、人才制度滞后等因素,而这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组织制度的完善进程。
  (二)责权利体系不完善
  组织中责权利的均衡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重要保证,责权利失衡是员工缺乏创新动力、不愿担责、甘于平庸的重要因素。[2]责权利失衡助长了员工的不良行为,使其滋生了扭曲的工作心态。员工拥有的权力是其骄、娇行为的依赖,而责任划分不合理、责任利益不匹配则是其惰性的根源。
  (三)组织选聘体系不完善
  员工存在的骄、娇、惰行为,是其缺乏对自身错误行为会受到惩戒的危机意识,也凸显了现代组织机构选聘体系的不完善。我国传统的人员选聘机制存在选人门槛高、续聘标准低、年度考核形同虚设、未造成巨大损失不轻易辞退员工的问题。现有组织聘用员工、选拔中层干部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