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岳飞、袁崇焕之死的原因与痛点解析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孔维民 日期:2018-01-31 18:33:14
接导火索。客观地说,宋高宗并不昏聩,作为帝王,他有起码的政治修养,断断不能直接答应完颜兀术的打脸要求,总要有所遮掩。而从某种意义上讲,秦桧及文官集团是配合宋高宗冤杀岳飞的帮凶,尤其是秦桧,其与岳飞之间几乎是水火不容的态势。秦桧为什么要残害岳飞?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秦桧是金国势力的代言人。无论是朱熹或是现代学者的考证,还是档案与史实资料,基本上已经把秦桧的这一可耻身份固定化了。第二,岳飞反对议和,并且把矛头明确地指向了秦桧。因此,秦桧要报复岳飞,必置其于死地而后快。第三,宋代的政体是文官宰制,几乎所有的政策都由文官集团提出,而帝王却有浓郁的现代君主立宪之橡皮图章的意味,这也是宋朝所有冲年帝王能平稳继位的重要原因。但是到了赵构这里,原来非常憋屈的武将的地位,因为军事斗争的需要大大提高。武将不仅得到的赏赐远远高于文官,而且经常提出政治主张,文人宰制的传统局面受到了极大威胁。而宋代历史上只要出现了类似局面,文官集团都会毫不留情地予以反制。由于文官集团的嫉妒,岳飞下狱以后,虽然民间为其求情的呼声很高,但是几乎没有内廷大臣为其求情。韩世忠感念岳飞的恩德,询问岳飞的冤情,居然得到秦桧“莫须有”的轻蔑回复,更典型地反映了文官对于武将居高临下的傲慢态度。
  二、崇祯帝杀袁崇焕的四个借口:托付不效,市米资盗,谋款斩帅,顿兵不战
  崇祯帝杀大臣、杀武将几乎到了滥杀的地步。有人统计:其在位17年,换了50个大学士、14个兵部尚书,杀掉督师或总督11人,杀死巡抚11人,逼死1人,亡国自尽的时候,逼妻女自杀。但是崇祯帝在启用袁崇焕的初期,对他看得很重,也曾经给予其大力的支持。尤其是袁崇焕取得宁远、宁锦大捷之后,其不可多得的军事才能得到明、后金双方公认。在1628年的召见中,袁崇焕慷慨陈词,计划以五年复辽,并疏陈方略。崇祯帝喜出望外,不仅赐袁崇焕尚方宝剑,令其便宜行事,而且不顾关内严重的军需吃紧,将大量军需物资均调往辽东,由袁崇焕节制。然而,仅仅过了一年多,大明蓟辽督师袁崇焕被下狱,9个月之后,又被凌迟处死。《明史?袁崇焕传》中说:“自崇焕死,边事益无人,明亡征决矣。”
  为什么要杀袁崇焕?会审给出的理由是三个:“通虏谋叛”“擅主和议”“专戮大帅”。崇祯帝的解释与判词基本一致,四个理由:托付不效,市米资盗,谋款斩帅,顿兵不战。托付不效在现代人看来极其荒谬,即便托付不效,毕竟也是你托付的,你自己难道没有责任?崇祯帝杀袁崇焕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后来才把这个问题想通。因此,1641年,杨嗣昌兵败,言官弹劾其“托付不效”的时候,崇祯帝给予了阻拦:“杨嗣昌系朕简用,用兵不效,朕自鉴裁;况尚有才可取。”然而,当崇祯帝政治上日渐成熟的时候,死后的袁崇焕也不能被其复用了。
  顿兵不战则是完全不成立的借口。当时辽东的军事形势是后金的军队实力大大强于明朝军队,因此,袁崇焕的基本战术是利用坚固城池,配合大炮打防守反击战,这样做的效果也很好,宁远、宁锦大捷正是明证。而当皇太极绕过袁崇焕的正面防区,兵临京城的时候,袁崇焕立即改变既有的防守作战模式,以少击众与皇太极进行正面阵地战,虽然损失了其麾下最得力的部将赵率教,但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