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3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精彩阅读

考试测评:从“凡提必推”到“推考结合”的有益链接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安 伟 日期:2013-05-12 10:29:49
干部仅仅满足于埋头苦干,不能从事务性工作中抽出身来学习研究思考,工作就很难有所突破和提高。因此,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既要反思总结务实之举,又要谋划研究务虚之用。不难想象,实行“推考结合”干部选拔任用提名方式,选人用人时会更加注重公认与实干,强调提拔先过民主推荐关再过考试测评关,实现“干”与“学”的结合,有利于在干部队伍中形成勤学强本领、实干出人才的科学用人导向,将有效激发广大干部的学习热情与干事创业热情。
  三是利于底气与风气的养成。常言道,打铁还需自身硬。一名优秀的党政领导干部只有自己“腰身过硬”,说话、办事才会有足够的底气。实行“推考结合”干部选拔任用提名方式确定考察人选,不但可以有效地填补民主推荐环节竞争机制的空白,进而强化干部群众对党选人用人执政行为的规则认同,提高会议推荐结果的民主性,充分体现考试测评的公正性,真正实现让入局的人有底气、出局的人没怨气,而且还能让以票数论英雄的情况得到优化与改良,让投机、拉票者无功而返,对于营造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统筹推考”之要
 
  在民主推荐环节融入考试测评方式,实行“推考结合”,能够全面准确贯彻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有利于科学、准确、客观地选准人、用好人。那么,如何才能科学统筹抓好“推考结合”呢?笔者认为应着重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安排时间节点。现行民主推荐方式均是拟任职干部经民主推荐后直接进入考察,这一推荐方式虽能在一定意义上做到向前追溯看业绩,当下表现看作为,但不能科学预期看潜力,不能对被考察者是否胜任拟任职务有比较全面、准确、科学的预期。因此,笔者认为应在民主推荐环节的会议推荐结束时即组织竞争性任职考试,确定一定数额的被推荐者实行竞争性选拔。这样安排时间节点,既可以坚持群众公认,通过民意考量,又可以避免通过考试关的被推荐者推荐不出来的现象。
  二是科学统筹方法步骤。在民主推荐后、考察实施前增加考试测评环节,要重视考试测评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可操作性。一要突出考试重点。按照“干什么、考什么”的原则,实行“量身定做”,一岗一卷,侧重对拟任职务所必需的基础理论、专业技能和领导能力等进行综合测试,测评干部是否符合拟任职位的职责要求和素质要求,突出检验解决实际问题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二要严格考试程序。由组织(人事)部门集中统一组织笔试,参加考试者必须是通过会议推荐且得票数超过参加民主推荐人员半数以上的被推荐者,每一职位拟考试人选实行差额选拔,原则上为3—5人。同时,参加考试人选必须符合相关的任职资格条件。未参加民主推荐和竞争性考试的,不得列入考察对象。三要创新考试方法。坚持快速、高效、便捷原则,创新考试测评载体与方式,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方法,利用党政干部领导能力测评系统、心理素质测评系统、理论素养测评系统等先进工具,积极探索并构建“数字考评”新模式,进一步完善考试测评信息对接沟通工作机制,不断提升考试测评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三是用好用活考评成果。根据被推荐者得票多少和考试测评成绩的高低,确定前两名入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