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精彩阅读
关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思考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胡上山
日期:2013-03-01 15:43:43
力、凝聚力、战斗力强不强,都要以群众利益的实现程度来衡量和检验。因此,各级基层党组织必须切实增强执政为民的意识,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当前,基层组织应建立“以乡镇为基点,上拓机关、下延村居、横联站所”的为民服务长效机制。乡镇要建立服务窗口,实行一窗受理,统筹协调,规范审批,限时办结。机关特别是基层站所应通过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等方式,定期研究解决基层存在的问题。村居要依托村“两委”建立民情接待室,为基层群众提供及时快捷的服务,真正达到便民、利民、为民的目的。总之,只有构建为民服务的长效机制,提高为民服务的水平和质量,才能不断扩大执政的群众基础。
3.坚持树立“关键在人”的思想,不断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努力为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建设夯实人力基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能不能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关键在于广大党员干部是不是得力。在农村基层,重点是要建设好党员、村干部、乡镇干部这三支队伍。一是建设一支积极干事、实践能力强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要在选人机制上有所突破,对于确实没有合适干部人选的村,可以从乡镇机关与县直机关下派干部任支部书记。同时,要创新选举制度,实行村委会“竞选组阁”制度,优化村委会班子。要创新农村基层干部的动力机制,解决好农村干部的待遇问题,对村主要干部实行效益工资制,并健全完善从优秀村干部中选拔乡镇干部的政策,激励村干部奋发进取。要创新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机制,加大对现有村干部的培训力度,除了正常的上岗培训、实用技术培训外,对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的培训应纳入干部正规化培训的规划,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系统的培训。二是建设一支农村工作经验丰富、驾驭全局能力强的乡镇干部队伍。要制订乡镇干部队伍建设规划,明确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制订具体的计划和方法措施。要完善择优汰劣的任用机制。对乡镇干部不能一味地强调年轻化,要凭业绩用干部,对那些虽然年龄较大,但经验丰富、能力很强的乡镇干部,要大胆起用,委以重任。同时,采取职务、职级分离的方法,提高乡镇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三是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的党员队伍。要着力解决党员队伍在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存在的各种突出问题,把每个党员都塑造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先锋、模范和骨干。同时,要积极创新党员教育、管理、监督的措施等。
4.按照“整体推进、协调发展”的要求,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努力为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建设夯实组织基础。基层组织建设是一项系统、综合工程,应该树立“整体推进、协调发展”的观念,协调推进农村、非公、社区、社团等领域的党建工作,不断提高基层组织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一是强化农村基层组织的基础。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要在一些重点环节上取得新突破:要理顺村级组织的关系。加强村民自治地方立法和配套政策法规建设,对村级组织进行责权定位,明确村委会、党支部、村级经济组织的权利和地位,建立制度化的分权合作机制,实现村级组织资源的制度化配置。要增强基层组织的调控能力。在实施村民自治的过程中,应赋予县级党委、政府或乡镇党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