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3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从党政、媒体、公众三者关系的变局看执政党社会管理能力的提升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沈佳文 日期:2011-10-31 17:37:11
明的信息和权威声音及时制止谣言,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顺势化解危机,通过回应和纠偏反馈来引导公众理性思考,增强信息发布的有效性和影响力。要尊重和研究舆论传播规律,要根据规律办事,确保将议程设置权牢牢掌握在手,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要努力打破“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的隔阂,按照现有网络媒体的受众结构、特点来改革传统的宣传话语体系,注重宣传艺术和手法,尽量避免自说自话的“泡沫化”宣传。
  第三,部门联动,从系统性维度加强网络舆情监控,提高危机应对能力。随着媒介影响力对社会生活的全方位渗透,当代社会日益成为一个“媒介化社会”,公众所接触的现实往往并非现实本身,而是媒体所构建出来的现实,公众舆论对社会事件的看法很大程度上受媒体塑造的影响。“媒介化失实”普遍存在,网络舆情瞬息万变。如何做到既密切关注、把握走向又不妄加干涉、压制民意,既不堵塞互联网作为民众释放情绪、舒缓压力的“宣泄口”又能确保自身形象和公信力不受损害,这些都对党在复杂条件和危机情境下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新的考验。要健全网络舆情监测系统,规范网络舆情收集、研判、报送、处理流程,敏锐地捕捉苗头性、倾向性、群体性问题,保证舆情搜集研判有专人、舆情信息共享有渠道。要做好舆情监控预警,针对重点人物和敏感时期做好舆情预案编制,对网上重大舆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完善各级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建立突发事件快速反应机制、应急协同处理机制等,加强各部门协调联动,疏通与主流媒体和部门对口媒体的高效联络渠道,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
  第四,着眼长远,从全局性角度科学协调各方面关系,提高统筹均衡能力。新媒体环境下,形形色色的网络群体性事件不断挑动公众的神经,冲击政府公信力,造成执政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这一方面暴露出社会管理领域种种的不适应、不协调问题,另一方面也凸显出社会矛盾背后日益失衡的利益协调关系。这是矛盾的根源。因此,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2011年2月19日的讲话中指出的,当前对社会管理问题的研究和处理,恐怕已经不能只停留在“应急式”、“灭火式”的处理思路和方式上,而要采取标本兼治的社会管理策略,努力构建源头治理体系,包括健全社会规范体系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尽快出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有力举措,不断深化改革,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使关口前移,尽可能预防、化解和减少社会矛盾。同时,要更加注重把当前和长远联系起来统筹谋划,构建一系列矛盾动态调节和化解机制。因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领域的矛盾只能尽可能减少,不可能被彻底消灭,旧的解决了又会滋生新的,只有依赖常态协调机制,包括健全各类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矛盾纠纷排查和预警机制、矛盾调节和利益协调机制等,才能促使社会矛盾和问题不断向好的方面转化。从这个意义上讲,提高社会管理能力就必须从源头治理、常态调理和应急管理三个层面统筹考虑,构建一整套相互联系、相互支持的规范、机制和制度体系。
  (作者单位:中共浙江湖州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 王秀芳 
  E-mail:ldkxwxf@163.com 
  电  话:0371 - 63926290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