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3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从党政、媒体、公众三者关系的变局看执政党社会管理能力的提升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沈佳文 日期:2011-10-31 17:37:11
认同和精神指引。这种塑造公共意见、团结凝聚人心、动员社会力量的重要职能,很大一部分已经从传统的书本、学校教育转移到了现代媒体身上。从这个层面来说,有什么样的媒体,就会塑造出什么样的民众,从而凝聚和提炼出什么样的时代精神。
  当前中国正处于矛盾纠纷多发、利益结构分化的社会转型期,传统社会自上而下、高度统一的控制结构逐渐被打破,传统权威和政治动员模式开始消解,而媒介作为一种渠道和手段,越来越普遍和广泛地被社会大众借助运用以表达诉求、参与政治,通过媒体来把握人心和舆论走向势必成为现代政治的共同特点。党和政府只有顺应和把握这种趋势,并将之自觉转化为执政新思路和新手段,从而达成巩固执政基础、提升执政能力和水平的最终目的。近年来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多发、频发,一方面预示着社会领域已经负荷了过多的不协调、不公平、不可持续的压力和问题,同时也集中暴露出地方党委政府在新媒体格局下,在妥善应对和处置各类矛盾、创新社会管理的思路和方法上还有所欠缺。充分认识和把握这种嬗变,敏锐感知其对社会管理构成的严峻挑战,对于提高党在新的执政环境下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如何提高党在新媒体格局下的执政能力,加强社会管理,笔者认为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第一,创新思维,从战略性高度提升对信息网络和虚拟社会的管理能力。网络正以不可逆转之势挑战着我们的执政方式与执政理念,挑战着我们的意识形态管理工作及对虚拟社会的管理能力和水平。以互联网为平台的虚拟社会既有现实社会人际交往关系的一些共性,也有很多独特之处。具有相同利益诉求或兴趣爱好的人通过网络聚集,在相对封闭的交流空间里,观点频繁碰撞,信息交互传递,其潜在的即时动员能力增加了社会动荡的风险,加大了社会管理难度。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7次报告,截至2010年12月底,全国互联网用户达到4.57亿,覆盖率为34.3%。与此同时,网络虚拟社群发展迅猛,目前全国各类BBS论坛达130万个、QQ群超过5000万个、微博注册用户超过2亿个。必须抓紧研究网络虚拟社会信息传播的规律,比如网络谣言、流言是怎样迅速传播扩散的,网络舆情的形成、发展和衰落遵循怎样的内在机理等。我们现有的信息网络管理主要基于传统行政体制架构,而网络新媒体本身所具有的去中心化、去行政化、去层级化以及网状弥散结构等特点决定了传统媒体管理的思路和手段已不适应新的传播环境。因此,很有必要突破原有思维的束缚,改革完善机构设置和管理模式,增强信息网络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二,信息公开,从有效性尺度牢牢把握议程设置权,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早在20世纪,法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米歇尔·福柯就曾预言:人类社会将因信息传播技术的推动而从“全景监狱”步入“共景监狱”,意即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通过改变社会舆论的生产方式、信息资源的配置和传播方式,最终将改变社会的组织形式和控制方式。传统权威带来的资源优势逐渐消解,未来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越来越呈现出扁平化、分众化、独立化和多元化,民心的获得和认同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执政的有效性。因此,必须不断完善宣传和舆论引导机制,提高党在复杂舆论环境下的执政能力。要做到及时、准确、有效地公开信息,用公开透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