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3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干部能出能下制度的现实困境及原因分析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吴顺贤 日期:2011-06-15 17:28:58
的消极选择。

  二、文化背景上的原因导致干部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

  中国社会具有传统的“官本位”思想,唯官为上的观念是我国长达两千多年封建统治遗留下来的,至今仍然影响很深。虽然现在选拔任用干部要经历很多程序,但一些地方党政部门或者主要领导在选人用人时喜欢按照个人喜好用人,表面上按照政策走完了所谓的程序,实际上却没有在干部培养、考察选拔任用阶段真正尊重民主、履行民主程序。当一个地方选拔任用干部过程中民意和组织意图发生冲突时,一般的做法都是保证组织意图的实现,这就使得一些干部在可能提拔的年龄段,想尽办法走所谓的“组织路线”,生怕“过了这个村没了这个店”,因而难免会出现用不正当手段谋官职的现象。一些没有提拔机遇的干部因仕途无望而影响工作热情,甚至消极对待。一旦得到提拔重用就相当于上了“保险”,只有到了规定年龄才退下来,而不管你的政绩和水平如何。在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近水楼台先得月”的现象普遍存在,经常在领导身边“晃动”的人,领导或组织人事部门熟悉的人得到提拔的概率要比默默无闻工作的人得到提拔的概率大得多,即使你再优秀、工作再努力,如果组织上不了解你这个人,你就会仕途无望、前途渺茫。

  人为因素也是干部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也是我们常说的现实困境。由于监督制约机制还有一些不尽完善的地方,在干部选拔任用上人情关系占有一定位置。组织人事部门在考察、选拔、任用干部时经常会遇到各类人情因素的干扰。每到换届时,老熟人、老朋友、老领导、上级领导的“招呼”和电话接二连三,作为地方决定干部任用的党委主要负责人以及作为干部考察考核鉴定和推荐的组织人事部门的干部,往往难以应付。更有个别地方在选人用人时地方主官权力过大,独断专行,个人说了算,这些现象也致使干部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

  三、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致使一些平庸无为的干部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

  一些地方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不健全、不完善,党务政务没有完全做到公开透明,党员、民众参与干部选拔任用民主意识不强、参与领域较窄,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被忽视甚至忽略,没有真正做到上下同心、官民同欲。监督不力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首先,要解决谁来监督的问题。仅仅靠同级纪检监察部门、靠党内监督已不适应变化了的社会情况了。要使普通党员成为监督党组织的主体,并给他们创造公开表述自己意愿的一席之地。其次,要解决如何监督的问题。要有一套完整的监督程序、有力的监督手段、明确的监督范围来保障。要从源头上监督,让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在阳光下操作,从干部被列为后备领导干部到培养提拔为领导干部的全过程,都应自始至终置于党内和群众的监督之下,让群众明亮的眼睛盯着,这样才能避免在少数人中选人,真正把广大群众公认的信得过的干部培养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完备的监督程序应涵盖提名、推荐、考察、酝酿、讨论、党委常委决定、公布、正式任命等各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应有严格的程序,这样才能保证每一位干部机会均等、公平公正,真正做到党组织的意志和群众的愿望一致。

  各级选人用人的组织人事部门、纪检监察机关及领导干部的好人主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