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子配备改革对县乡干部成长路径的影响
选拔工作力度,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角逐,实现干部的“小步快跑”和“快道超车”,促进县乡年轻干部快速成长起来。
(三)打破常规调整干部成长路径,让干部看到希望。要实行多路径并行的方式选拔任用县乡领导干部。只要干部政治上立场坚定,能力上表现突出,群众公认程度高,为县乡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成绩,组织部门就要及时肯定和任用。如乡镇领导班子中,在党委委员、副乡镇长岗位表现突出的,可以直接提拔到乡镇长岗位上来。在县级领导班子中,工作表现突出的县委常委,可以直接提拔到县长岗位上来,县委副书记表现优秀的,也可以直接提拔到县委书记职位上来。 (四)拓宽领导干部进退留转方式,加强干部交流。对于乡镇领导班子中的党委委员、副乡镇长,表现突出的,不能安排到乡镇长或人大主席团主席职位的,可以考虑交流到县直单位安排副科级职务,也可以安排主任科员职务或享受正科级待遇;对于县级领导班子中的县委常委、副县长,任职两届以上表现突出的,可以安排调研员职务或享受正处级待遇,以表示对干部的激励和肯定。同时也可以采取上挂锻炼和到市直部门任职的办法对干部进行激励。 (五)控制下派干部担任县级党政正职人数,给基层干部多留点曙光。“郡县治,则天下安”。县级政权是国家政权的基础,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和支撑力量。县委书记、县长是我们党在县一级执政团队的带头人,是执政治国的骨干力量,也是党的中高级领导干部的重要来源。中组部特别强调,县级主要领导干部一定要有乡镇工作经历,市厅级以上领导干部尽量使用有县级工作经历的同志。没有在县级工作过的干部,担任县一级主要领导干部时,往往会有一个较长的过渡和适应期,而在适应期往往会产生一些工作失误,或失去一些发展的机遇。现实生活中,往往就有用错一个干部丧失五年发展机遇的现象。所以,要注重从乡镇选拔优秀党委书记进县级领导班子,要注重在县级领导班子副职中选拔任用县级党政正职。如果上级机关要培养年轻干部,应趁早把有培养前途的干部选拔到乡镇任职,接受锻炼,以实现下派担任县级党政正职的干部具有乡镇工作经历的目标。 (作者分别系中共江西永修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江西农业大学后勤集团总经理) 责任编辑 王秀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