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3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创新政绩考核方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王爱英 日期:2010-12-01 15:23:27
比较笼统,没有明确评判标准,造成了现实中的政绩考核重经济指标,轻社会发展,以过度耗费能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地方经济指标的快速增长。所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改变过度强调GDP的考核,把政绩考核指标,从注重经济增长指标向注重综合性指标转变。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完善综合性的政绩考核指标体系。综合性的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可持续发展、政治文明建设等多方面的内容。经济发展涉及经济增长、经济发展质量和结构、经济发展的结果等三个方面的内容。社会发展要重点针对当前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和与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内容。可持续发展必须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政治文明建设要以改进党的领导方式、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同时,要根据不同区域、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领导干部的特点,建立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综合性的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提高政绩考核的科学性和导向的正确性。

  2.完善综合性的政绩考核标准。完善综合性的政绩考核标准,既要注重从定量考核中作出定性分析,又要注重从定性考核中进行量化分析,客观公正地对领导干部的政绩作出考核。要把理想信念是否坚定、是否坚持执政为民、是否求真务实、是否坚持民主集中制、是否清正廉洁等列为考核要点。要注重从履行岗位职责、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关键时刻的表现、对待个人名利等方面考察领导干部的德才表现,特别是将能否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取得实效,作为综合性政绩考核标准的依据。

  3.完善综合性的政绩考核成本分析。综合性的政绩考核成本分析,不仅要看取得的政绩,而且要看创造政绩的目的和为谁创造的政绩,并对为取得政绩所付出的投入和代价进行计量和对比。一是政绩的经济成本。政绩的经济成本应该和取得的政绩成反比。二是社会成本。我们应该遵循效益优先原则,通过效益看成本。三是资源和环境成本。只有将资源和环境纳入政绩成本分析中,才能促使党政领导干部对资源和环境负责。四是民生成本。将民生成本引入政绩成本的分析之中,可以提高党政领导干部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度,有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整体进步。

  三、在政绩考核方式上,从以内部考核为主向以第三方考核为主转变

  政绩考核方式是客观反映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保证。因为政绩考核结果影响到领导干部的荣辱升迁,所以政绩考核过程很容易受到各方面的干扰。同时,由于政绩考核过程的复杂性,政绩考核结果容易受到政绩考核人员的影响。过去很长时间,政绩考核方式以内部考核为主,能否完成任务由主管部门说了算,其结果自然是圆满完成。内部考核缺乏服务对象的参与,从而造成“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这是形象工程屡禁不止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政绩考核涉及面广、业务性强、专业要求高,仅靠组织部门的力量难以胜任,事实上今后组织部门也不可能配备政绩考核所涉及的众多的专业人员。因此,创新政绩考核方式,要从以内部考核为主向以第三方考核为主转变,从多个侧面和角度对干部政绩进行考核。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完善政绩的专家考核。完善政绩的专家考核,就是组织有关专家,对领导干部在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方面的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考核,对领导干部从全局高度进行宏观调控、制定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