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官德”评判机制的两个维度
的,时代的发展不仅引起了经济基础性质的变化,也会影响经济建设目标和任务的变革。经济基础性质的变化决定了“官德”性质的变化,而经济建设目标和任务的变革也影响到“官德”建设的方向和要求。三是针对不同的门类。“官”的内涵与外延都比较大,中国广泛意义上的“官”囊括了所有吃国家财政饭的人。“官”内涵与外延的包容性使得“官德”评判难度加大,对“官”本身进行科学的分类是做好“官德”评判的重要前提。根据我国干部分类的传统,我们一般将“官”分为党政机关、企业单位与事业单位三种门类,“官德”评判应针对不同门类制定不同的标准。四是针对不同的层级。官员的层级与官员的门类一样,很难完全划分清楚。但是,处于不同层级的官员其“官德”要求确实有所不同:处于高层级的官员,更加强调其政治道德素养,对国家和民众的高度忠诚;处于基层的官员,更加强调其为人处世的光明磊落,对其他行业和人员的示范带动作用。
(三)评判体系的科学性 “官德”评判体系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四个大的方面,即形成过程的实践性、内容设计的合理性、评判原则的务实性、具体指标的可控性。一是形成过程的实践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官德”评判体系是否科学,同样取决于它是否能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官德”评判体系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首先要求其必须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一方面,“官德”评判指标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官德”评判中经常使用并得到实践检验和民众认可的;另一方面,“官德”评判体系既有稳定性,也有发展性,它的变革与发展是在实践调研基础上推动的。二是内容设计的合理性。“官德”评判体系是一个系统,评判体系的涵盖性说明了其内涵与外延的覆盖面,但评判体系的科学性还包含内部指标的结构问题。内容设计的合理性就是从系统论出发说明其具体内容之间、具体指标之间的关联性,特别是明确具体指标的轻重缓急与互相协调的情况,以及它们在整体指标系统中所占的权重。三是评判原则的务实性。“官德”的突出特点在于政治性与内在性,政治性特点要求必须作出明确评判,而内在性特点又决定了评判的复杂性。务实的评判原则要求坚持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横向与纵向相结合,正确比对不同门类、部门、层级个体之间的“官德”。四是具体指标的可控性。构成“官德”评判体系的具体指标必须细化为具体的、可以量化与控制的项目,使其可以运用技术手段分析比对。比如沭阳县把“官德”中的家庭美德细化为孝敬父母、忠于配偶、关爱子女、尊重邻里,这些指标可以通过访谈、民意调查、调阅相关资料和进行家访、邻访等方式转化成清晰的数字,对于正确测评“官德”、推进“官德”建设确实有重要意义。 二、优化“官德”评判队伍 “官德”评判需要客观的评判体系和评判标准,也需要优秀的评判者来正确认识和运用这些标准。“官德”评判主体作为运用尺子的人,应当有较高的素养,在测量客体时做到不偏不倚。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测量的准确性,才能运用测量结果来比较不同评判对象之间的差异。优化“官德”评判主体不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