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3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基层领导干部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治理建议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中共四川广安市委组织部课题组 日期:2010-11-09 12:16:00
领导任组长,组织、宣传、财政、教育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具体实施。二是普及相关知识。建议把心理健康知识纳入宣传部门宣传工作范畴,通过深入广泛的宣传、普及,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注心理健康、人人重视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把心理健康知识列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领导干部的心理特征安排不同课程,使广大干部掌握解决自己心理问题的常用方法和技巧,提高自我调节能力和承受能力。三是疏通疏导渠道。建议成立干部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中心,开通心理健康咨询服务热线电话、网上信箱,聘请心理专家坐镇解答干部心理问题。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干部心理健康咨询室,邀请心理专家定期不定期巡诊和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构建通畅的心理疏导渠道,帮助基层干部解决心理问题,重塑积极信念,恢复心理平衡。

  (二)切实关注身心健康,替基层干部“松绑”。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相辅相成、相互制约。解决基层干部心理问题,必须身心兼顾,当前关键要在创新并落实以下工作上下功夫:一是坚持定期谈话制度。这是疏通上下沟通渠道,缓解干部工作压力,保持良好精神状态的重要措施。要不断扩大谈心谈话范围,做到提拔任用必谈、岗位交流必谈、离岗退休必谈、矛盾困难必谈、情绪波动必谈,防止在干部情绪和心理波动的敏感时期出现“心理早搏”。二是完善干部休假方式。问卷调查显示,现行的休假集中在8—10月,导致很多基层干部因工作原因不能休假。建议将休假时间由目前的集中休假调整为全年通盘考虑,尽量在全年内统筹安排干部轮休,确保休假制度真正落到实处。三是定期开展体检工作。建议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干部定期体检制度,确保基层干部每两年能进行一次常规检查。同时,将心理体检纳入常规体检内容,为每一位干部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动态掌握干部心理健康状况。四是丰富干部业余活动。积极倡导健康的休闲方式,培养干部正常的情趣爱好,分行业、分系统定期开展文化体育活动,让基层干部在劳逸结合中放松心情、缓解压力。

  (三)完善现行体制机制,为基层干部“减压”。从问卷座谈情况看,体制机制的不健全是基层干部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之一,也是导致基层干部心理问题的重要外因。我们以为,要从根本上缓解基层干部心理压力,必须从改革体制机制入手。囿于制度制定的全局性和权限范围,我们无法进行更具体的制度设计,但不断完善现行体制机制,应该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为此,我们建议各级党委政府进一步健全完善三个方面的体制机制:一是进一步完善目标管理机制。在目标的下达上,尽可能地做到因地制宜、切合实际,让基层通过努力能够完成。在目标的设置上,多一些实在的项目,少一些空洞的指标。在目标的考核上,不仅看结果,更要看完成的难度、努力的程度和实施的过程。二是进一步理顺工作运行机制。明晰基层的责、权、利界限,理清部门与乡镇在具体行政行为上应承担的责任,尽可能地做到责权统一、权责一致。三是进一步改革信访维稳机制。在责任的划分上,尽可能地分清主要责任与配合责任,做到科学合理、责权明晰;在问题的处理上,尽可能地多一些“法治”,少一些“人治”,在落实“以群众为本”的同时,尽可能地兼顾“以干部为本”。
  
  (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