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1年9月下期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业农村现代化面临的社会风险及化解之道/杨艳文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杨艳文 日期:2021-10-19 11:02:35
  
  【摘  要】在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农村居民分化加剧可能带来乡村社会割裂与集体行动困境、营利型经纪人主导下的项目进村可能导致乡村公共决策失误,土地大规模流转后经营不可持续可能带来村集体债务累积风险、村民自治弱化与组织叠加可能带来乡村基层组织内卷化风险。要化解这些社会风险,需要形塑乡村基层组织新框架,厘清各组织主体及负责人之间的权责关系;通过设置公共议题推进公共事业发展,弥合乡村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以乡村中长期发展规划为蓝本,创新下乡财政资源的配置机制和项目验收方式;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打造一支擅长乡村治理和运营的“国家队”。
  【关 键 词】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转型;社会风险
  【作者简介】杨艳文(1984— ),男,中共农业农村部党校助理研究员、社会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城乡社会治理。

  【中图分类号】C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606(2021)18-0083-03

 

  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农业农村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产业逐渐兴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乡村风貌日趋现代化。但需要引起重视的是,“现代性”本身就意味着高风险,当前农村出现了新的社会矛盾和风险。准确识别并积极防治这些矛盾和风险,是推动农民全面发展、加快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然要求。

  一、深刻理解农业农村现代化转型的新生社会风险
  本质上看,农村社会是一套区别于现代城市文明的文化和价值体系,这套文化和价值体系的继承依赖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人与人之间的有机团结。我国农村社会依旧是以农业为主导,以村组为单位的地域生产、生活共同体。从地域范围及其所容纳的人口及劳动力总数上看,我国社会的结构重心依旧在农村。
  随着乡村全面振兴战略的实施,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正加速推进,“万亩产业园”“千亩示范基地”“旅游示范村”等不断涌现。不可忽视的是,由国家和市场合力主导的经济社会现代化改造试验,可能因为追求短期的可视化绩效,带来一些难以逆转的“现代性”灾难。关于各国现代化进程中“现代性”造就的各种始料未及的后果,斯科特在《国家的视角》、贝克在《全球风险社会》、吉登斯在《现代性的后果》等著作中进行了深刻揭示,引人深思。
  质言之,“现代性”风险是区别于自然灾害的人造风险,是由于人类自身行为不当而造就的“人祸”。在过去,农村社会是一个同质性高、相对封闭的社会网络,农村社会矛盾和风险主要源于各类“天灾”因素,社会矛盾和风险也相对可控,基本可以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当前的农村已变得日益开放和多元化,昔日温情脉脉的田园成了各种力量和利益的角逐场,乡村社会的自我调节功能正在逐渐瓦解。笔者在实地调研中发现,在传统与现代双重风险的交织下,局部农村地区已出现了一些可能酝酿“现代性恶果”的风险端倪。从源头上准确识别并及时化解这些风险,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重大问题。
  二、当前农村潜在的社会风险及其表现
  (一)农村居民分化加剧可能带来乡村社会割裂与集体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