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7年8月中期

邻避冲突中社会公共理性重塑研究/郝雅立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郝雅立 日期:2017-10-13 16:27:00
  【摘  要】多元文化背景衍生出多元化的个体理性,公共理性和普遍共识的缺乏内生于政府的合法性危机,这造成了社会个体之间仅靠利益维系的脆弱关系。邻避冲突反映了社会个体缺乏运用公共理性参与公共生活的问题,暴露出兼顾个人利益维护和公共利益分享的个体理性算计逻辑,对社会稳定发展带来强烈的溢出损害效应,强化了社会整体性疏离。应针对个体理性的脆弱性做出正面反馈和回应,以公意为基础重塑公共理性,加强公众在公共领域的参与、批判、争辩、讨论,在私利与公利的均衡与共融中探求解决邻避事件更广阔的行动空间。
  【关 键 词】邻避冲突;公共理性;个体理性;行动空间
  【作者简介】郝雅立(1988— ),女,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公共冲突治理。
  【中图分类号】D631.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606(2017)23-0004-04
 
  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社区化生存发展趋势为邻避冲突的频发提供了时代性的时间契机和空间场域。邻避冲突作为一种针对城市建设项目设施区位选址问题的冲突性反抗行动,究其缘由,不排除理性经济人的精明算计和非理性社会人的私欲作祟,也存在项目知识的短缺、风险信息的不对称、设施规划和公共决策的非科学性等问题。本文从社会理性角度出发认为,邻避运动是个体理性占据上风,公共理性缺乏地位的一种社会现象。通过对近些年邻避冲突的观察发现,转型阶段邻避冲突具有以下新特征:以往的持有过度个体理性的人在生活状态上更侧重于对个体发展空间的关注——“不要建在我家后院”,如今丧失公共理性与共同情怀的人群期许借助通达的信息渠道搭上公共利益的便车——“也不要离我家太远”。社会冲突内生于社会环境契约无效下公共理性的缺失,邻避冲突的出现呼吁公共理性重塑。
  一、公共理性的缺失内生于政府合法性危机
  相对于个体理性,公共理性是一种关乎“公共善”的公共政治文化,卢梭在《论政治经济学》中指出了个体理性的利己主义倾向。但是,罗尔斯在《政治自由主义》中指出,在多元文化背景中的民主社会存在着“理性多元论”的事实,同时也可以在多种合乎理性的学说中建立起社会统一的共识理念,这种共识形成的前提必然是其合理性,即公共理性的存在。
  整体社会范围内的公共理性形成的重要基础是政府合法性。政治合法性体现出人们的一种内心态度,这种态度认为政府的统治是合法的和公正的。[1]近年,政府以GDP为核心,以经济指标的实现来证明自身的合法性,但社会分配失衡让更多的人无法公平地分享到社会发展的成果,高经济指标下个体预期的落空致使“政治认同式弱、递减和背离”[2],造成“合法性自然递减”[3]效应日益明显。政府的合法性危机弱化了社会对政府的认同,导致公共理性失去根基,政府失信,社会个体便走上了依靠自己和小团体进行维权谋利的路径。因此,处于转型时期的政府所培育的不是关注公共空间、共度特殊时期的公共理性,而是自我保护、自我寻利的个体理性,且这一意识已经在风险社会屡次强化。政府合法性的普遍性缺失造成了个体理性的迅速膨胀,一度超越公共理性,使整体的社会认同呈现出脆弱性。
  
[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