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1年12月下期

重大危机中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作用机制与改进措施/孙大伟 金 飒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孙大伟 金 飒 日期:2022-01-26 09:05:52
问题,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可见,除了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日常监督,更要注重对党员干部在“急难险重”任务和重大危机事件中的表现进行重点监督。而且,越是在重大危机事件面前,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越是要敢于担当、敢于负责、敢于接受监督。要坚持在重大危机事件的第一线监督、考察、识别、评价、使用干部,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重大危机事件当中的实际表现作为考察其政治素质、宗旨意识、全局观念、驾驭能力、担当精神的重要内容。在防范和化解重大危机事件过程中,对不能胜任现职、难以有效履行职责的党员干部要及时调整,对不敢担当、作风漂浮、弄虚作假、失职渎职的党员干部要严格问责,对不服从组织安排、影响危机处理措施落实、畏惧退缩的党员干部要严肃处理。可见,不能因为要防范和化解重大危机事件就放松了对党员干部的监督,恰恰相反,越是面临重大危机事件,越要全面加强监督,从而为战胜重大危机提供坚强的监督保障。
  (二)根据重大危机事件的形势变化不断调整监督重点
  全面加强监督工作并不意味着可以不分主次、不设重点,“眉毛胡子一把抓”。实际上,监督工作也要根据日常工作、阶段性工作、“急难险重”任务和重大危机事件等工作的不同特点、不同要求不断调整监督的内容和形式。一般而言,重大危机事件的形势发展是瞬息万变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因此,在重大危机事件当中开展监督工作,必须密切跟踪、及时分析形势发展的新变化,迅速采取行动、调整工作重心,并且要坚定有力、毫不懈怠地贯彻落实中央和上级的指示精神。在重大危机事件爆发初期,稳定人心、科学判断、果断决策是首要任务。这就要求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要坚守岗位、靠前指挥,要深入一线、掌握实情、及时发声、科学指导。此时,监督的重点应在于干部不担当、不作为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以及推诿扯皮、临阵脱逃等对党对人民极端不负责任的问题。进入重大危机攻坚阶段,监督的重点应针对在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时敷衍塞责、弄虚作假、阳奉阴违而导致的失职渎职行为,以及应对重大危机事件存在知识弱项、能力短板、本领缺陷而导致的人岗不适等问题。当重大危机防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的时候,监督的重点则在于相关的党委、政府及其领导干部在结合重大危机事件的发展态势,发挥地区优势、部门职能方面存在的工作没有思路、没有创新、抓而不细、抓而不实等问题。
  三、重大危机中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暴露出的问题
  (一)正确认识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在重大危机事件当中暴露出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初步形成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总体框架,并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现代化进程当中彰显出整体效能,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因此,建立健全、坚持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不仅意味着要加强日常监督,了解监督对象的思想、工作、作风、生活情况,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或者轻微违纪问题,还要注重在重大危机事件当中加强监督,重点观察监督对象在重大原则问题上的立场、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的情况,注重发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在重大危机事件当中的重要作用。总体来看,在防范和化解重大危机方面,党和国家监督体系还存在监督不到位、工作不精准、手段不先进等问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