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1年9月下期

共生思想的中国传统文化溯源及赓续/王雪梅 教军章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王雪梅 教军章 日期:2021-10-19 11:25:15
隐、羞恶、恭敬、是非“四心”,并称之为“不忍人之心”,倡导人们由“四心”而自动践行儒家的仁义之道。在“性善论”基础上,孟子构建了以尽心知性为核心的心性说。尽心知性的表述出自《孟子•尽心上》:“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意思是说,人应充分了解自己原本善良的内心,知晓自身的本性,并且付诸行动,最后才能知天、立命。
  在仁主导的社会中,义也是一个重要的品性,因此常常与仁连用。“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强调的是天下诸事处理,均应以义为标准。孔子将见得思义列为君子九思之一,“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认为君子追求富贵应该义字当先。孔子之后,孟子继续推进了对义的理解,主张重义轻利、舍生取义。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居仁由义的思想,明确指出:“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即仁是内心所居,而义则是实践体现,坚守义的实质是遵守社会规则,也就是礼。
  在孔子的思想中,信同样占据重要地位,信是仁的重要条件之一,所谓“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孟子继承了孔子信的基本思想,并将“朋友有信”同“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并列为“五伦”。信作为一种重要德性,发挥着加深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增强聚合力的关键作用。
  汉代董仲舒创制了“性三品论”,认为人性按照上、中、下三级可分为圣人之性、中民之性与斗筲之性,指出:“圣人之性,不可以名性;斗筲之性,又不可以名性;名性者,中民之性。”他从天地阴阳出发,依据天人相应原理,提出人性也有阴阳两面,主张“人之诚,有贪有仁。仁贪之气,两在于身”。他从性的名实相符角度出发,认为只有中民之性才是德教适用的对象,通过接受教化,最终达到圣人之性这一至高境界,其所遵循的路径就是“三纲五常”,正所谓“循三纲五纪,通八端之理,忠信而博爱,敦厚而好礼”。
  宋代大儒张载是先秦儒家心性论的继承者和完善者,他将孟子的尽心知性同《中庸》和《易传》中的心性主张相结合,对天、道、性、心进行了层层定位,“由太虚,有天之名;由气化,有道之名;合虚与气,有性之名;合性与知觉,有心之名”,将性划分为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将心区分为道德心和认知心,主张心性二分,性为心之道德基础。他提出了“大其心”而“无我”的体验方式,并给出了自诚明、自明诚、知礼成性、敬慎如一、博文约礼等诸多具体的修养之道,使其“心性功夫论”自然展现出了“修性”而“至于命”的最高境界。
  “二程”则把理气引入了心性论。无论是程颢的“讲心”——“夫天地之常,以其心普万物而无心;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物而无情”,还是程颐的“重性”——“性即理也……天下之理,原其所自,未有不善”,其“性理之学”将儒家的心性论推至了抽象思辨的阶段,告诫人们要存命、养心而尽心,昭示世人以善去恶、进德修业的教化路径。朱熹深受“二程”思想影响,其心性论成为了格物致知的认识论和理在气先的宇宙观的理论基
[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