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1年8月下期

后疫情时代韧性社区应急管理的思路与对策——基于武汉市社区应急管理的实践探索/徐柳怡 汪 涛 胡玉桃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徐柳怡 汪 涛 胡玉桃 日期:2021-09-27 16:13:13
导关系,落实属地责任,结合所在地资源禀赋和社区类型、居民结构,扩大社区在安全生产、自然灾害防控、应急处置等方面的自主权,因地制宜开展韧性社区建设。三是开展试点示范工程建设。根据灾害类型和社区特征,选取基础条件好、具有复制推广价值的城乡社区开展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并科学评估实施效果。在此基础上,逐步扩大试点示范工程的区域覆盖面。
  2.完善设施规划,提升社区应急管理空间韧性。一是优化社区空间布局。结合社区实际开辟应急避难所,统筹利用社区公园、广场、卫生服务中心等公共场所,预留人群疏散、物资集运、隔离治疗等空间,为应急救灾缓冲提供空间支撑。二是完善应急基础设施。加强基层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储备必要的急救、医疗、食品等应急资源,维持社区在风险防控期间的交通、通信、能源等基本运营能力,增强社区应急设施的冗余性和抗逆力。三是加强薄弱点覆盖。将“无物业、无安保、无封闭”的“三无”小区作为应急管理的重要布控点,聚焦电梯等专用设备安全、消防、防汛、气象灾害预防、燃气、电力、公共卫生等住宅小区应急管理重点,将老弱病残等脆弱群体列为重点关照对象,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灾害造成的损失。
  3.推进多元共治,提升社区应急管理组织韧性。一是分级分类,建立弹性应急队伍。以社区工作者、下沉干部、物业安保力量、居民骨干等多方力量为主力,按照专业特点和服务方向设岗定责,通过实行正规化管理、规范化培训,整合形成社区一线的应急队伍体系。二是建立健全应急协调联动机制。发挥资源共享和协同效应,引导政府、居民、驻区单位、社会组织、邻近社区等参与到社区应急管理中,实现预案联动、信息联动、队伍联动、物资联动,提高社区应急管理的灵活性。三是大力发展社会应急组织。降低社会组织的准入门槛,通过政策引导、重点培育、项目资助等方式,引导社会力量更好地吸纳社会资源、提供专业服务、参与基层治理,使社会组织既能在社区日常公共事务治理中贡献力量,又可在非常态情形下积极行动、分散风险。
  4.深化“三治”融合,提升社区应急管理社会韧性。一是以自治激发社会活力。加大安全知识技能宣传力度,强化风险灾害预防演练,增强社区居民对风险灾害的主动识别和应对能力,为非常态的社区应急管理储备更多的应急资源。健全促进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参与应急管理的激励约束机制,有效激发其工作积极性,使其形成合力,帮助社区快速灵活地应对危机。二是以法治筑牢安全屏障。建立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社区应急规章制度,明确公共危机下的社区居民行动准则。三是以德治凝聚社会合力。持续加强互联网舆论引导能力建设,通过社区官方网站、公众号、微信群、抖音等网络媒介,挖掘优秀典型,宣扬先进事迹,强化网络宣传阵地,提升网络正面发声水平,避免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凝聚社区群众同心同力、和谐向善的精神力量。
  5.构建智慧社区,提升社区应急管理技术韧性。一是完善信息共享机制。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智慧社区综合信息平台,支持跨部门跨区域数据融合与协同共享,实时获取社区各方面的动态风险信息,为社区精细化治理和精准化服务提供支撑。二是推进社区治理数据整合归集。依托公共数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