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1年7月下期

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的发生机制与实践考量/张丽娟 李晓昀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张丽娟 李晓昀 日期:2021-08-30 11:37:11
化氛围,拓宽协商范围和渠道,丰富协商内容和形式,协助基层建构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社会资本要明晰参与公共服务供需衔接的目的,与政府达成伙伴关系,积极参与公共服务的协商与沟通。基层政府亦要根据公共服务配置的现实情况,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制度层面建立与优化民主协商联动机制,构建和普及协商场所多样化、形式多元化的协商型服务供给模式,鼓励群众、社会力量参与商讨公共服务配置,基层社会矛盾与问题的预防、化解和疏通,维护基层社区的和谐与稳定,形成社会治理的最大合力。
  自愿服务机制。自愿服务机制是社会个体、社会组织以志愿、互助的方式实现公共服务的补充性、辅助性供给。自愿服务机制秉持向善性,鼓励社会组织与社会个体从生活体验出发,走出以角逐自身利益为聚焦点的藩篱,将关怀目光投向社会和他人,扩大关怀感召力的辐射效果。以社会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为主体的社会资本通过组织公益性活动、提供志愿性服务获取生活体验和感知,并在心理空间内形成价值判断,据之采取深入的服务行动策略,真正做到对公益服务、志愿服务的感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社区是自愿服务机制形成、运转、升华的重要场域,自愿服务亦是社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愿服务蕴含了个体、组织参与社区服务的自觉性和自愿性,社区居民与社会资本基于个体之间、个体与团体之间及团体与团体之间建立互信关系,聚焦于社区的医疗保健、心理咨询、就业指导、治安保障、文体娱乐、法律援助等,生成邻里守望、互帮互助的市民化、社会化途径。所以,自愿服务机制最终强化了个体和组织的自觉性,肯定了组织及其个体的智慧和意志,激发了服务供给的内生动力,提升了人心政治、人心治理新境界,使仁爱、向善、互助、奉献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往社区深里走、往生活实里走、往居民心里走,融入于自愿服务的社会资本实现自我管理、自我决策、自我监督和自我服务,真正形成当代中国基层自愿与正义的实践理性。
  
  三、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的实践考量
  
  公共服务的市场化与社会化发展,塑造了政府与社会、市场在公共服务中的一体多元关系。然而,确保社会资本参与的稳定性和有效性,构建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服务的发生机制离不开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向心力,离不开政治控制与专业自治、控制与赋权之间的平衡。
  优化发生机制的技术设计思路。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的目的在于公共部门能够获得社会资源的长期支持。项目化模式是从基础设施建设中发展起来的以参与方共赢为合作理念,发挥竞争投标和灵活谈判优势,提供物有所值的公共服务。相比较而言,沟通协商模式主要是社会资本以智力支持为主的方式参与到公共服务决策与实施中,参与方协商、讨论公共服务问题,明确各自的职责要求和表现。自愿服务机制是两种模式的综合运用,企业、社会团体及成员个体根据对公共服务领域的熟悉和偏好程度,以智力、财力或体力等方式直接投入公共服务中。三种不同的发生机制都秉持通力协作、利益共享、风险分担原则,因时因地选择不同的发生机制,合力从基础设施领域逐步覆盖到市政建设、医疗养老、环境治理等,以此扩展社会资本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参与广度和深度。针对公益性强的公共服务项目,则适宜通过吸引社会群体和个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