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0年1月下期

党的领导力研究十年:回顾与展望/郭一宁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郭一宁 日期:2020-01-20 16:46:13
的文件精神与顶层设计,也体现了党的领导力研究理论架构日益充实、研究方向紧跟时代特点、研究视野与触角不断深入。
  第一,党的领导力的研究视域由单一视域转向全方位视域。党的领导力的早期研究视域集中于统战领域、文化领域与社会建设领域三个方面。其中,统战领域研究主要关注统一战线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将统战文化的整合力作为党的领导力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并认为是形成求同存异的“重叠共识”的必要手段。文化领域研究强调改造国运自文化始、实现复兴以文化终,党的执政能力与文化建设能力密不可分,自觉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增强党的领导力尤其是文化领导力的重要手段。社会建设领域研究认为,政党对社会的领导力的实现程度与特定的社会条件紧密相连,应将这种社会条件放置于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探索提升党对社会的领导力的基本路径。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关于党建重要论述对党的领导力内容不断建构与丰富的过程中,党的领导力范围被定位为“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即全面领导力,党的领导力研究也从特定的单一研究视域开始转向更为宏观纵深的全方位研究视域。所以,今天研究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必须把这一问题放到“党的全面领导”视域下去思考和探索。
  第二,党的领导力的发展路径研究由传统执政能力转向现代治理能力。早期党的领导力研究并没有对党的领导力与党的执政能力做出明确意义上的区分,所以,在理论建构的路径上,两者之间并无明显差别,学术界对党的领导力的构建方向体现为传统的执政能力建设方向。同时,该研究方向将党的领导力置于中国特色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展格局之下,认为领导力的建设路径包括“必须以新的途径注重发挥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必须将党的领导重心放在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和推动改革上,必须在注重提高党员干部综合素质的基础上集聚党执政的人才力量”[10]。可见,早期党的领导力研究符合当时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国家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但具体建设路径并不十分明晰,只是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主要方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领导和建设国家的方式从“管理”转向“治理”,党的领导力的建设方向研究也相应发生了转变,更多关注执政党的治理能力及其对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领导能力。
  第三,党的领导力的考评标准由党内建设水平转向党群互动水平。以往的理论研究经常以党的群众路线践行水平或党内建设水平来衡量党的领导力。随着理论研究的不断推进,党的领导力的衡量标准开始转向人民群众对党的拥护、支持和追随状况。研究初期,党内建设的重心主要体现在组织建设与党的群众路线实践上。早期党的领导力研究将组织建设水平作为党的领导力建设水平的衡量标准,认为党的组织建设是形成党的整体领导力的基础。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主动性、创造性不断增强,社会与国家的良性互动更加频繁,党的领导力考评不仅涉及党内建设水平,更倾向于政党与社会之间的互动水平,这种互动由上到下体现为党的群众路线实践,由下到上体现为人民群众对党的拥护、支持和追随。“党的领导与人民期待相挂钩,决定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