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0年1月下期

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根本制度的内涵与要求/张 杨 洪向华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张 杨 洪向华    日期:2020-01-20 16:41:08
是要坚定理想信念,以稳定、坚固的思想信仰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大厦,没有“钙”,精神大厦就会坍塌;同样,没有精神大厦,“钙”将无处安放。因此,对于坚定理想信念,我们要恰当合理地做好理论宣传工作,以及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工作,讲清楚我们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讲清楚我们当前所处的历史地位以及所面临的挑战,讲清楚我们未来的发展目标和规划,使人民群众坚定跟党走的信念信心,坚定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二是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群众,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基于马克思主义历史合力论的解析,无数的共同意志的结合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主要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是一个人的梦,也不是某个群体的梦,而是关涉每一位中国人的梦。因此,只有将理论与全体人民群众的结合统一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之中,才能发挥理论本身的物质力量,才能形成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合力。
  三、以根本性的定位指明了意识形态工作的原则导向
  把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作为一项根本制度,以根本性的定位明确了意识形态工作“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1]98这一原则导向。意识形态作为政治的上层建筑,兼具政治性和社会性。意识形态工作的党性和人民性是由意识形态自身性质决定的,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可偏废其一。
  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一方面是意识形态工作要旗帜鲜明讲党性、讲政治。意识形态工作要讲党性,核心要求是要以政治的高度、政治的自觉、政治的立场进行意识形态的宣介和传播,即意识形态工作要旗帜鲜明地讲政治。习近平强调:“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因此,从本质上来讲,最高的政治性就是人民性。另一方面是意识形态工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这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坚持人民性,就是要坚持唯物史观,承认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一切实践活动的主体。因此,意识形态工作要做到群众中去,首先是要从群众中来,记录群众的伟大创造,汲取群众的经验和智慧,把群众的经验和智慧凝练为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其次是要坚持服务群众,意识形态工作要积极主动地走进人民群众之中,这与我们党坚守党的初心和使命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完全一致的。
  四、以战略性的视野提升了意识形态工作的对外传播力
  “传播好中华优秀文化,宣介中国发展变化”[2]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职责和使命,以根本制度的形式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使意识形态工作的对外传播有了强有力的制度支撑。
  改革开放40多年,是中国经济逐渐腾飞的40多年,同时也在为世界不断贡献中国力量。但由于我们没有把这种经验和成就很好地传播出去,没有解释好我们的发展逻辑和成功之道,造成了“中国故事,他人言说”的尴尬局面,因此,必须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对外传播力,实现“自己的故事自己说”。我们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就是要积极创造条件、创新传播方式、拓展传播载体,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塑造中华文化软实力,加强中华文化与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