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3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9年5月下期

新时代网上群众工作的实践形式及要求/刘一潇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刘一潇 日期:2019-05-06 16:32:40
  具体来说,网络渠道收集的民意带有先天的局限性和片面性。首先,“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在网络问政的具体实践中体现为,不同级别层次、不同发展水平的地方政府由于软硬条件及官员执政意识存在差异,因而发展网络问政的积极性也不同。其次,群众并不全是网民,网民也并不都对政治话题感兴趣,参与问政的网民的思想表达也多带有特殊利益诉求。“网情民意”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具有民意代表性,一直以来都是备受争议的话题。同时,网络问政也处于发展当中,相关法律规范存在些许“空白”,不可避免地给虚假信息的传播留下可乘之机。因此,网络民意在某种程度上是经过选择的,是不充分的民意,这些民意只能被视作样本数据,如若政府依据这些资料判断民生热点和改进相关政策,就必然存在较大风险。当政府官员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对网络问政的侧重点就会放在出于“维稳”目的的网络舆情危机处理上,而轻视其日常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功能,直接影响政府及其领导干部开展网络问政的积极性,使得部分网络问政流于形式。
  二、推进新时代网上群众工作的实践要求
  面对新时代新任务,要走出网络信访和网络问政在实践中的困境,应围绕制度规范、治理格局和价值理念三个层面,进一步增强网上群众工作的实效性。
  (一)推进制度规范与完善技术治理相结合
  网上群众工作不是短期行为,而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执政工作,既要构建网上群众工作组织、服务和保障机制,又要建立专业化的技术治理机制,从而保证新时代网上群众工作尽快步入常态化、法治化和规范化道路。组织机制方面,各级政府要成立统一领导、权责分明、齐抓共管的工作小组,将网上群众工作业绩视为考核评价依据,切实加强领导干部重视程度。服务机制方面,要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在事关民生的重大决策前,定期联系网络群众、按时回复群众问题的相关制度。同时,完善和规范网络办事服务流程,构建融状态查询、结果反馈、服务评价等功能于一体的线上办事大厅,确保办事高效,督促工作改进。保障机制方面,要锻造一支从事网上群众工作的高素质队伍,开设常态化的网上群众工作培训班,对照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员干部提出的“八种能力”要求,着力提升媒介素养和技术能力。
  为应对网络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还需要构建专业的防控治理机制。从宏观层面讲,社会中的全体成员都无法避免网络信息中所潜藏的风险,无法避免网络信息技术治理所带来的影响,因而建立专业化风险应对体系需要社会成员的共同参与。在构建专业防控治理体系方面,党和政府应给予政策上的扶持和鼓励,为防控治理技术开发和人才培养提供资金支持。各级政府要加强网络舆论智库建设,以便为防控治理风险提供专业化的指导。民间组织以及企业则应主动承担起防控治理体系建设任务,一方面为政府政务系统的完善提供更为专业的技术保障,另一方面在更为宏观的层面控制网络信息技术风险。网络信息技术的专业化及其配套政策的规范化将为坚持网上群众工作、践行网上群众路线打下坚实基础。
  (二)推动网上群众工作与多元治理格局相融合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这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