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9年4月下期

治腐过程中政策压力传导困境及畅通机制构建/李心怡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李心怡 日期:2019-04-12 16:58:05
败工作乏力,问题就会积少成多,比如很多一把手干部被“带病提拔”。另外,治理腐败的政策压力传导不畅就会错失治腐时机,一些萌芽状态的腐败问题往往会“发展壮大”,产生层级腐败、塌方式腐败等。其次,削弱党和政府的形象与公信力。对于基层群众来说,对党和政府的评价不单单是依据制度构建与机制设计,更多的是自身生活与利益的切实体验。因此,当基层反腐败工作不能涉及关系百姓直接利益的区域时,那就意味着人们的期望落空,影响党和国家的形象。再次,割裂政治共识。治腐零容忍、“老虎”“苍蝇”一起打、着力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已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普遍政治共识与主基调。基层政府是腐败存量与增量的“重灾区”,这一现象在一定层面上也获得了共识。因此,如果治腐政策传导不力,那地方“山头主义”“部门主义”就会大行其道,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会对党和人民的利益造成严重损害。失衡的治腐空间造成了政治共识被撕裂,反腐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就会被削弱,治理腐败的目标也难以有效实现。
  二、治腐政策压力传导受阻的原因分析
  (一)基层政府对反腐败工作的认知偏差
  基层政府对中央反腐败工作布局的高度认同是该项工程具有生命力和持久力的认知基础,但现实是与中央精神不符合的“杂音”频频出现。首先,基层政府对反腐败工作的功能存在认知偏差。一些领导干部鼓吹“过头论”,认为反腐败工作过度了,过多地处理高级领导者会损害党和国家的形象,不利于政权稳定;还有的人出现了“刮风论”的说法,认为反腐败只是“一阵风”,起不到正本清源的作用;甚至有一部分人提出了“工具论”,认为反腐败只是排除异己的一种手段,是一种政治伎俩。其次,基层政府对反腐败工作的走向存在认知偏差。很多领导干部认为现阶段的反腐败工作是不会持久的,只是一时的“风头紧”,有的人对反腐败工作的走向持有“终点论”“上限论”“拐点论”等,对治腐工作的常态化缺乏科学认知,致使其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了随意化、弱化执行现象,降低了治腐政策的传导效力。
  (二)基层政府治腐政策执行力度的“涟漪效应”
  在基层政府,政策执行力度与政策性质、合理性、衔接性都存在着密切关系,而且更多地受到地方政治环境、政策执行主体的影响。治腐过程中,上述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政策执行出现了“涟漪效应”。从本质上来说,治理腐败是一个利益剥夺的过程,是以法律制度而不是利益补偿对非法、特权利益进行回收。因此,作为政策执行主体的地方政府官员基于“经济人”特性,出于既得利益隐匿动机,往往会对中央下达的治腐政策持抵制、仇视心理,可以说这决定了基础政府的治腐政策弱效力。基层政府官员还具有“政治人”特性,为实现晋升,他们倾向于选择那些时效较短的工作,比如招商引资、增加财政等,而治理腐败是一个历时较长的过程,并且其政策回报往往为政府公信力、形象荣誉的提升,在短时间内很难将其转变为官员需要的职位升迁,因此基层政府执行治腐政策的动力会越来越弱。另外,从中央到省市再到县乡,层层传导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环境差异等也使得治腐政策压力传导不断弱化。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