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9年1月下期

民族地区基层青年干部的心理困境与调适策略/王文静 谭 伟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王文静 谭 伟 日期:2019-02-27 15:39:20
处理问题时难免会有所纰漏,在职务“放大镜”效应下,基层青年干部的缺点会被放大而招致舆论非议,从而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此外,个别干部腐败、不作为等行为给基层群众造成了“刻板印象”,使他们误认为基层青年干部都不作为、贪污腐败,给基层青年干部也同样带来了心理困扰和舆论压力。
  三、民族地区基层青年干部心理困境的归因
  (一)个人维度:公共精神缺失和角色认同不足
  从个人维度上讲,造成民族地区基层青年干部心理困境的原因主要是公共精神缺失和角色认同不足。“价值乃公共行政之灵魂。”[1]首先,作为公共行政人员基本价值的公共精神的缺乏,使得民族地区基层青年干部容易趋于个人利益倾向,在面对基层条件艰苦、待遇水平低的情况时,这些青年干部往往容易过分注重个人得失,注重攀比,滋生虚荣心,产生心理失衡。其次,在民族地区基层岗位的青年干部存在部分角色认同误区。一是职业角色认同度低。许多青年干部最初选择到民族地区基层工作,或是考虑当作进入公务员队伍的敲门砖,然后另寻调任、遴选、求学等出路,或是出于领导任命、组织行为甚至是生存压力,而非真正凭个人意愿来到民族地区基层,没有真正对民族地区基层工作和岗位产生高度认同感,使得其没有增强所在岗位业务知识技能以及与基层群众尤其是少数民族群众沟通交流的内在动力,从而影响其工作的开展,进而影响其工作情绪和信心。二是职业价值感不足。当前,许多青年干部由于公共精神的缺失和对民族地区基层工作岗位认同的不足,极易使得其职业价值感和获得感不足,进而影响其心理情绪,带来心理困境。
  (二)体制机制维度:选拔、考核、激励和心理疏导机制的偏差
  首先,在压力型体制下,上级对任务指标层层加码,使民族地区基层青年干部不堪重负。刚性的任务指标、工作要求和民族地区基层财力、物力、人力的不充足,使得基层青年干部压力增大,心理焦虑加剧。
  其次,选拔考核体制有待优化。一是在民族地区基层公务员招考录用的过程中,对拟录用者心理抗压能力的考核有待加强。二是全省和全国范围内的公务员选拔,使得从教育水平相对落后的民族地区基层走出的考生难以与城市考生竞争,客观上造成了这样一种局面:一方面,难以选到充分了解民族地区基层工作和各少数民族风俗文化的青年干部;另一方面,多数来自城市的青年干部来到基层待不住、待不长。
  再次,激励机制有待完善。民族地区基层工作环境条件艰苦,福利待遇水平低,很难吸引和留住青年干部;职务和职级晋升渠道相对狭窄,加之论资排辈等现象的存在,使得民族地区青年干部觉得既没有“钱途”,也没有“前途”,很容易陷入心理失衡。
  最后,心理疏导和压力排解机制缺失。目前,民族地区基层青年干部的心理健康问题仍没有得到重视,针对基层青年干部的心理疏导和压力排解机制尚未建立。
  (三)社会维度:过高的期望值与舆论污名化
  树立远大理想固然会激发工作干劲,然而,过高的期望值及定位不合理的发展目标也极易使得青年干部在面对现实条件时产生较大的心理落差和压力,甚至会诱导其走向腐败犯罪的道路。再者,由于“刻板印象”的存在和媒体报道的过度渲染,个别基层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