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8年7月中期

现代公共空间建构中政府官员的角色探析/孟耕合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孟耕合 日期:2018-07-10 11:20:08
与的有效性由其参与程度和质量来衡量,而不同的参与形式影响着公民参与的质量。在此过程中,政府官员对公民参与的认可程度和功能定位的认知程度决定其发起公民参与的形式,进而又影响公民的参与程度。比如,政府部门和公民之间的交流方式有单向的信息传递和双向的互动交流之分,以问卷调查等方式征求民意,虽然一定程度上能够让公民参与政治实践,但并不意味着公民与政府部门之间有更多的双向互动交流,公民参与的影响力也是极为有限的。由于现有的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度还不完善,我们要警惕有些政府官员利用这一点,只是在形式上做做表面文章、在指标上草草完成上级领导安排的公民参与任务,而实际上公共意识淡薄、不愿意接纳公民参与。
  三是政府官员的行为目标与政策目标之间存在张力,致使公民参与活动不同程度地存在被忽视的现象。公共政策的目标是宏观性的,政府官员在落实时需要根据具体的情景选择策略,往往从实现政绩最大化的角度出发来行动,而其政绩或自身利益并不一定完全符合公共利益。另外,有些政府官员认为公民参与会影响政府工作效率,因而并不积极支持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普通公民较之相关部门人员和专家学者在参与能力方面不占优势。有学者指出,政府在进行决策前选择参与人员时,通常是以政府职能部门为首选,第二位的是机关团体,第三位的是专家学者,最后才是普通公民。[2]普通公民缺乏专业方面的知识,对政府工作程序也不熟悉,沟通起来较为困难。另一方面,在潜意识中,政府官员认为公民参与会增加政策制定工作的强度和难度。若要使公民参与决策,政府势必要在参与人选、流程设计和协商等环节上花费大量精力,延长决策的过程和时间。同时,公民参与的主导部门还需要组织关系中的其他部门通力配合才能有效落实,这又涉及能否获取足够的资源整合多部门利益的问题。
  四是有些政府官员存在公民参与会妨碍权力安全的顾虑。公民参与的本质是权力在政府和公民之间的再分配,公民参与程度越高,公民在决策制定中的权利扩大,同时也意味着政府权力的稀释、变小。对于某些掌控欲强的政府官员来说,部分让渡决策权会使其产生一种权力不安全感。此外,有些政府官员认为,公民在数量上庞大,在价值取向和观点意见上又很纷杂,公民参与决策难以达成共识,不利于社会稳定。以上顾虑,很大程度上是受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我国历史上长期缺乏民主氛围,民众无法参与政治,只是作为政治的被动接受者,至多是作为评判执政效果的一个参考要素。由于民众长期无法直接参与政治,无法知晓权力的运行边界和运行程序,政治对于民众来说充满了神秘感。传统统治者沉迷于权力的神秘化,因为这样不仅保证了他们行使权力的权威,还维持了民众对权力的畏惧和服从。但历史证明,权力的神秘化并不是维持政权稳定的决定性因素,政治也因此付出了被污名化的沉重代价,至今还有不少人认为政治领域就是诡秘儇诈的场所。另外,文化素养日渐提升的现代民众已不同于传统民众,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道路上,政府与民众的权力博弈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二、现代公共空间的理念原则
  政府官员必须明晰现代公共空间政治哲学所崇尚、注重和秉持的三大理念。
  一是秉持公益性价值原则。
[1][2][3][4][5][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