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8年3月中期

社会转型期“无为而治”的新内涵及实现路径/樊 鹏 王 欣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樊 鹏 王 欣 日期:2018-04-03 17:01:18
属充分的行为空间。四是对于自我尚无能力充分把握、准确预判之事,领导者应以“不为”“慎为”之态先行处理,避免操之过急导致错误引导行为。
  (三)高效培育“兼容并包”的开放性思维
  “无为而治”从本义到内涵扩展均强调对事物发展规律的遵循,进而在遵循规律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管理。那么,事物处于发展变化中,所呈现的规律也必然处于动态变化中,加之任何事物都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只要外部环境变化,事物的发展就会随之改变。这意味着作为规律的探索与把握者,领导者必须首先具备动态变化的思维,对于外界环境、事物的变化加以及时了解与把握,其个人的思维也必须始终保持开放的状态,以兼容并包的心态看待一切新事物所带来的改变,以欣赏、鼓励的态度看待下属创新思维的涌现,乐于接受不同思想的存在、不同方案的提出,避免将解决问题的方法局限于自我所了解的范围内,避免对不了解之事横加干涉,更要避免一成不变状态下的“病态”平稳,这种没有变化的平稳必将招致最终的被淘汰。
  (四)积极完善“以人为本”的民主化管理
  管理行为落到实处就是对不同个体行为的引导与辅助,使之接受集体的规划并采取相应的追随行为,直至最终规划目标的彻底实现。[4]为此,领导者必须首先认识到对“人”的有效管理要建立在彼此尊重的基础上,自己虽然是组织的引导者、决策者,但下属对自己没有依附性,更不是自己可以随意操控的“私有之物”。尊重下属的个性,尊重下属在组织中的主体地位,就必须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否则,违背个体多样性的基本特征,强行通过外部制度体系贯彻个人意愿的做法,不但会直接扰乱整个组织的民主性、开放性,更脱离了动态变化、形式多样这一事物运行的基本规律,所导致的结果也必然是封闭状态下的“一言堂”,而这将直接危及组织未来的持续健康发展。结合当前时代特征,在扩展“无为而治”管理理念的过程中,只有将“以人为本”视为组织发展规律之一,将人置于管理的首位,唤醒人的主体意识,弘扬人的主体精神,发挥人的主体能力,才能避免单一个体思想的有限性、封闭性,所开展的管理行为也才能真正符合“无为而治”下所强调的规律遵从和动态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霁,彭新武.领导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75-282.
  [2]张岱年.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M].北京:中华书局,2017:84.
  [3]胡乃岩.论转型期社会治理理念创新及其向度[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4(5):36-39.
  [4]曾仕强.中国式领导:以人为本的管理艺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75-83.
  
  责任编辑 张小瑞  
  E-mail:ldkxzxr@163.com  
  电  话:0371 -  63926295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