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8年3月中期

古代官员不作为治理思想的现代诠释与借鉴/李景平 王 婷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李景平 王 婷 日期:2018-04-03 17:00:09
将驴入台,终日驱逐。时号‘驱驴宰相’”[1]。
  再看当前官员出现的“本领恐慌”,很多官员囿于固有的思维和经验,因不能适应工作中的新变化、新挑战而不能为之,即非不为也,实不能也。
  (三)以碌碌奉官、争学苟且为掩饰的不敢为
  朱熹曾训政士大夫“苟且逐旋挨去为事,挨得时进且过,上下相咻以勿生事”等不作为的丑态。不可否认,造成这一现象,除了官员怕树敌、奉行好人主义等主观原因,有时还与外在政治生态、制度缺陷等有很大关系。《史记》就曾解释汉酷吏当政时九卿碌碌奉其官、争相苟且,从郅都到杜周均严酷暴烈、谄上欺下,办案多诋毁,官员实是“不敢为”。
  当前严管干部及高压式反腐的持续推进,极大地遏制了各种“乱作为”现象,净化了不良的政治生态,良好的用人导向为想干事、能干事的人提供了机会和平台。但在体制机制方面,对于官员的岗位职责、绩效评价及工作饱和度还缺乏相应的科学测评标准和方法,激励为官者有效作为、积极作为、敢于作为的机制并未真正建立,公正客观、任人唯贤的理性精神还没树立起来。有些官员以权责不清为借口而有意迁延,或趁权责体系存在的漏洞,获取了可根据个人喜好或需求决定“为”与“不为”的自由裁量权,对那些无益于自身利益的事即可轻易地推脱为“不敢为”。“干好干坏一个样”“做事多风险大”等反绩效、反常识的错误观点大行其道,暗示官员用空转的“无用功”掩饰应正常承担的职责。
  二、古代官员不作为治理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源起春秋战国时期,并在与其他各家学说的交流碰撞中发展壮大的“礼乐之治”“以法治国”和“无为而治”,逐渐被历史选择为国家的主要治理理念,它是总结古代官员不作为治理思想的基点,其合理合宜的部分也应是当前官员修身重道、遵纪守法、积极作为的重要参照。
  (一)儒家礼乐之治中传承至今的为官之道
  在儒家典籍中,“礼”具有维持社会体制和社会秩序等重要作用,其终极目标是营造上下有分、尊卑有序、各安其位、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乐”泛指各类文学艺术,在儒家理论中具有别等级、明尊卑等政治意味,“僭越”周礼在孔子眼里就等同于“乱作为”。儒家的“礼乐之治”,是以仁义为核心价值观,并作为构建社会秩序的基础,同时也为从政者修身养性、治理邦国指明了方向。
  首先,为官坚持“有仁有德”。孔子特别排斥没有意志的为政者,他曾经说:“乡愿,德之贼也。”意为一个人没有自己的道德主张,一切随波逐流,对树立德行是如贼一样的大害。孔子曾疾言厉色地教训子由和冉求为“具臣”,也就是“像工具一样的臣子”,因为他们放弃了自己的意志,顺从了季氏攻打颛臾这一以下犯上的命令。相反,孔子把有作为的臣子定义为“大臣”,即坚持仁道、有内心律令、有明确判断力的臣子。当前在反腐倡廉、权力清单等严格限制为官者权力行为的改革措施下,以往权力运行中存在的利益漏洞很大程度上得以封堵,权力攫取的成本和难度随之增加,一些官员在新的政治生态中失去了慰藉,对积极作为产生畏难情绪,转而沉溺在古玩书画、游山玩水等看似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