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7年11月中期

知识型员工共享激励的“挤出效应”分析/王 林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王 林 日期:2017-12-06 10:39:28
享的真实性。其次,在正式契约中,知识共享并未被列入员工角色任务,因此,这种行为属于角色外行为。根据组织公民行为特征对员工知识共享进行划分更能体现出其本质,Williams等按照这种标准将知识共享划分为利他型知识共享和公益型知识共享两种类型。利他型知识共享指员工出于维护特定个体利益而实施的知识共享,这种类型的知识共享具有很强的私人交互特点,具体表现为个体员工之间的知识援助、知识交流等。公益型知识共享是指员工出于促进组织整体发展需要而进行的知识共享,这种类型的知识共享指向并非员工个体,而是在组织整体范围内进行分享与交流,如通过工作日志、报告会、演讲等形式将自身经验进行传播。
  3.挤出效应
  挤出效应是经济学的一个概念,简单地说,就是政府财政与私人投资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财政投入增加使得产品和劳务竞争加剧,导致物价上涨,货币实际供给量下降,私人投资减少,消费随之下降。也就是说,政府投资增加挤占了私人投资和消费的效用,使得投资、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上的作用不再明显。本研究将挤出效应引申到知识共享的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关系中,两种激励模式之间也存在着相互作用,外在激励是组织促进知识型员工进行知识共享的主要手段,而外在激励是否对内在激励具有挤出效应则是本文重点研究内容之一。
  (二)理论基础
  学术界对知识共享在促进组织发展方面的地位和功能已达成共识,但对共享激励研究还未达成一致意见。争议比较大的一个问题是,外在激励在促进员工知识共享方面是否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市场学派的代表人物Davenport认为,知识与利益、权力具有紧密联系,因此,建立知识共享的物质与权力补偿制度是很有必要的,这是保障员工知识共享行为的重要支撑;社会学派代表人物Tsai等人提出,知识共享行为难以量化,因为这种行为是以人际关系、交换互惠为基础的,以契约形式构建的物质激励对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有限;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在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知识共享行为是角色外行为,因此,外在激励只能发挥间接影响,内在激励才能更好地对其进行引导。除了理论分歧,知识型员工分享激励的实证研究也存在着一些冲突,如Wolfe等研究表明,外在激励能够有效促进员工知识共享[2];而Bock等人的研究表明,外在激励对员工知识共享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甚至存在负效应,这是由样本特质、文化背景、研究模型等因素的差异所导致的。为打破理论与实证困境,本研究从外在激励和内在激励交互关系角度进行论述与分析,认为外在激励和内在激励并不是单独产生作用的,知识型员工共享行为是外在激励和内在激励相互作用的结果,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外在激励对内在激励的挤出效应。
  二、知识型员工共享激励与挤出效应
  (一)员工知识共享外在激励
  Davenport和Prusak提出,共享知识意味着权力或者利益让渡,外在激励是组织为保障知识源生产与工作积极性而建立的奖励性制度,是知识共享市场化的有效替代。以这一观点为代表的大量研究提出,明确的外在激励制度构建能够促进知识型员工共享行为,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知识共享量化,为员工行为进行了明确指导,Bock等(2005)通过实证研究也证实了这一观点具有合理性。社会认知理论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外在激励对知识型员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