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7年10月中期

建构与重塑我国制度权威的时代价值及路径选择/白宝山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白宝山 日期:2017-12-05 17:14:47
产生冲突,就会增加正式制度的运行成本,弱化正式制度的制度权威。在社会转型期,我国政治制度、经济体制、社会发展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而价值观念、社会道德、传统习俗等非正式制度仍然深受专制文化、人治思维、宗族观念等传统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无疑产生了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冲突问题,弱化了法律法规、制度规范的权威性。比如,在社会生活中,许多人习惯于用亲缘、人情、关系等处理市场竞争问题,将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抛之脑后;在行政执法活动中,许多执法人员仍以权本位的思想开展执法活动,以管人思维开展管理服务,对群众颐指气使、盛气凌人,这些都带来了制度权威缺失问题。[4]
  三、建构与重塑我国制度权威的路径选择
  (一)以提高制度科学性重塑制度权威
  制度权威固然与人的思想素质、价值信仰、道德观念、文明程度等有关,但最直接的原因还在于制度规范是否具备科学性、合理性、公正性等。所以,在制度权威的建构与重塑中,应当以平等、正义、自由等为基本原则推进制度改革,废除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建立公正、合理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不断提高法律法规、制度规范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在社会领域,应当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化解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过大等社会问题。在政治生活中,应当加强政治协商制度和多党合作制度建设,充分调动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政治监督机制;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公民政治参与制度等,充分发挥政党制度的社会资源整合功能,将各种政治力量和政治资源融入现有政治体系。[5]只有不断推进制度创新,增强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才能增进社会成员对法律制度的认可和认同,使人们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践行制度规范。
  (二)以培育制度合法性建构制度权威
  价值信仰、社会道德、意识形态等是制度权威的内在基础,“一个社会为什么制定或实施这样的而不是那样的政治制度……皆有人们的价值准则决定”[3],制度权威建构和重塑固然与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公正性以及制度执行情况等密切相关,还与社会成员对制度的理解、认同和信仰有关,只有当社会成员都形成了正确的制度意识,树立了崇高的法律信仰,并能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时,制度才能真正确立其权威。所以,应当加强价值信仰、意识形态、社会道德等教育,为制度权威建构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和非正式制度支持。比如,应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意识形态是非正式制度的核心内容,它能以共同理想、价值信仰、社会道德等方法增进社会成员的情感认同和价值共识,提高正式制度的制度权威。所以,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领导地位,提高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和领导权,用马克思主义整合传统文化、社会道德、价值信仰等,为制度权威建构和重塑创造意识形态支持。
  (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的主流价值观,也是制度权威建设的重要价值基础。只有将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内化为社会成员的思想意识和价值信仰,才能更好地提高社会成员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可度和认同度。在价值观教育中,应当摒弃喊口号、走形式等不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