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7年9月中期

网络群众路线的价值意蕴、践行原则与推进创新/陶 鹏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陶 鹏 日期:2017-10-16 10:10:54
色彩能够得到有效淡化,国家利益与群众利益、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局部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趋于耦合,党和政府、网民群体之间也会在践行网络群众路线过程中实现和谐互动。
  (三)互信原则
  网络群众路线是在“脱域机制”作用下的虚拟情境里,一种有别于传统群众工作面对面交流方式的“缺场交往”。但在中国社会结构剧烈变迁的过程中,多重因素导致的信任危机的确存在,网络空间的信任缺失问题更为严重。社会调查显示,民粹主义社会思潮的影响力在2015年中国十大社会思潮的排名中位于第四位,其中网络民粹主义尤为活跃。在大众阶层话语影响力得到强化的网络空间里,网络民粹主义加剧了大众阶层与权威阶层、精英阶层间的不信任感,是目前我们党开展群众工作的最大阻碍。互信原则下的网络群众路线不仅有助于化解阶层利益冲突,而且增加了不同社会阶层利益诉求得以实现的可能性,满足了“陌生人社会”中的信任情感需求,有利于虚拟社会乃至现实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践行于互信原则基础上的网络群众路线,释放出了强烈的互信合作信息,在密切党和群众联系的同时,提升了凝聚力与向心力。这种彼此间的高度互信已经超越了工具理性范畴,表现出价值理性的典型特征,是理性与情感的统一。由此可见,在网络化的陌生人社会中,只有以互信为原则践行网络群众路线,才能消除“陌生且虚拟”环境下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感,化解网络民粹主义影响下的信任缺失感,确保党的群众工作取得实效。
  (四)制度化原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一项工作都需要相关配套制度来保障落实效果。网络群众路线作为信息时代的新生事物,与传统群众工作方法存在较大差异,从践行方式到目标实现均需要通过制度实施系统设计,制度化原则对于践行网络群众路线的最终绩效至关重要。建章立制是践行网络群众路线的基础工作,当前网络空间群众工作开展过程中还存在随意性、偶然性、政绩性等弊端,这些均与制度不健全或机制缺失有着密切关联。围绕网络群众路线所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其建构基础应当是传统群众路线的宗旨、原则和制度。毕竟网络群众路线是传统群众路线的创新发展,虽说空间和场域发生了转换,但群众路线的根本性质任何时候都不会改变。因此,网络群众路线的制度化原则应更多地体现出细节性、创新性和实效性,结合互联网特点把传统群众工作制度延伸到网络空间。在此基础上,还需要注重网络群众路线和传统群众路线制度间的衔接性,形成网络与现实间的联动效应,把网络民意传递至现实决策体系,最终让民生诉求获得回应与解决,从而让网络群众路线在践行方式、践行细节、践行效果等方面更为合理高效。
  三、网络群众路线的推进创新路径
  (一)“互联网+”与群众工作深度融合
  “互联网+”作为当代中国的重要创新工具,促成了互联网行业与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思维方式和新的工作方式。网络群众路线必须跟得上互联网的创新速度,结合“互联网+”营造出的大众创新浪潮,进行思维创新、能力创新和工作方式创新。党员干部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应当意识到中国网络空间不是单纯的大众娱乐空间,而是重要的大众性社会活动空间和草根性诉求表达空间,公众的权利
[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