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7年7月中期

学习型场域与反思性惯习:基于知识创新的组织模式的系统生成/吴 俊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吴 俊 日期:2017-08-01 18:36:03
后效应及其对变化的顽固阻挠同时存在,惯习调控下的即兴实践也处处受挫,甚至面临消极回报,行动者对新的社会条件适应不良。由此可见,知识社会的到来与知识生产模式的变化,不仅从客观上推动了组织系统经历从科层型场域向学习型场域的结构变迁,而且要求组织中的每个成员同样做出适应性调整,即从常规性惯习向反思性惯习转变。
  与学习型场域相对应的行动者的反思性惯习突出表现为如下特征:一是行动者秉持建构主义知识观,即知识是专业共同体在不确定性、多变性和复杂性的组织情景中生成的协商性共识,而非以制度化方式从外部灌输的客观社会事实。二是在学习型场域中,组织内部成员之间、不同组织之间是一种基于平等、信任和合作的主体间性关系。三是行动者不断发展承载多元认知和多重社会认同的能力,即始终保持一种开放和弹性的认知、思维和情感,在专业共同体的知识建构和多元化的组织体验中,培育和提升自身与其他领域专家合作的能力、以全面的眼光看待组织发展和各种问题的能力、容纳并理解不同假设的能力。四是基于行动者与组织互动发展的共享学习观,一方面,组织通过激励知识共享,倡导成员在特定的组织情境中以经验积累和职业训练的方式建构默会知识;另一方面,借助学习型场域中知识的共享、扩散与传递机制,将成员的分散化知识转变为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组织知识,并不断提升组织内部成员之间、不同组织之间竞争与合作的能力。五是行动者以虚心、充满责任感与全心全意的态度投入组织的实践行动之中,在自我观照、自我批判和自我反思中不断实现知识的共享与创新。
  在科层型场域中,行动者的常规性惯习作为积淀在个人身体内的一系列历史关系所构成的知觉、评判和行动的各种认知图式,它一旦生成,便作为持久的、可转换的潜在性情倾向系统,引导着行动者的实践行动。然而,面对学习型场域的变迁,常规性惯习的滞后效应导致行动者对学习型场域的适应不良,即行动者的实践行动在新的社会条件下显示出种种不合拍甚至强烈的脱节。当主客观结构间的惯常性的相互适应受到严重干扰时,危机就发生了。危机的到来,从客观上为行动者主体意识的觉醒创造了条件,对于那些处在依理性行事的位置上的行动者来说,真正的理性选择就可能接过这份担子,使他们借助自觉思量和策略选择,对自身旧的常规性惯习所指示的实践策略从内隐层面上升到外显层面,结合学习型场域的规则和逻辑,加以反思性监控和能动性调适。一旦反思成为一种与学习型场域的制度规则相适应的惯习,在组织行动者的身心之中内化为各种认知图式时,他们便可能作为高度自反性的自组织主体,从不断反思自身“脱域”“失域”或“错域”的焦虑和痛苦中解脱出来,自然而然地运用自身的反思性惯习所指涉的实践策略,持续性地参与组织知识共享与知识创新的实践行动之中。
  凡此表明,在学习型场域中,组织的制度结构与成员的实践行动,从根本上说,既非权力本位主义,也非个人中心主义,而是行动者的自反性实践与组织可持续发展二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学习型场域与反思性惯习、组织的制度结构和行动者的认知结构,没有一种是孤立发挥作用的,它们彼此之间相互依存、交互建构。在这个意义上,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学习型场域、反思性惯习、自反性实践,共同构成了基于知
[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