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7年4月中期

生态文明时代政府治理城市空间的路径探索/姚翼源 许水贵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姚翼源 许水贵 日期:2017-04-27 09:39:05
政策,从而发挥大数据在引导政府治理城市空间方面的作用。
  二是绿色创新高效化。近年,各级政府在破解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症结时,日益关注生态科技创新趋势,大力扶持绿色生态产业、科技环保产业、能源节能产业等新兴产业,尝试走出一条适合本区域、本省发展的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幸福的新型生态文明发展道路。政府治理城市发展空间、进行区域经济发展转型时,要发挥区域经济发展优势,大力引进科技创新型人才,积极发展绿色创新型企业。在城市发展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规划实践中培育高效、创新、主动的发展理念,想方设法助推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是多元主体联动化。推动社会进步的主体包括各级政府及社会大众,因此,应该进行多主体通力配合,形成发展合力,为建设美好的家园贡献力量。多元主体通力配合,不仅是新世纪各级政府治理城市空间的特点,而且是提升政府治理水平、实现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根本举措。各级政府和社会大众要多沟通、多配合,凝聚发展共识,搁置冲突,在生态文明时代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力量。政府作为其中的“监护人”,更应进行制度和观念的革新与调适。各级政府要转变领导方式,由管制型转变为简约型,倾听群众呼声,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革新领导理念,由高冷型转变为高效服务型,贴近生活,贴近人民群众。
  
  二、生态文明时代政府治理城市空间面临的挑战
  
  生态文明时代,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这对政府治理城市空间的领导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在进行治理时,要做到从群众中来,用大数据思维客观理性地分析城市生产空间粗放低效、生活空间杂乱无章、生态空间管控失调的症状,实现到群众中去,积极应对挑战与冲击。
  (一)城市生产空间粗放低效
  当前政府在治理城市生产空间的过程中,发现产业发展存在粗放不集约、产能低效不循环、发展污染不环保等症状,破坏了人民群众对蓝天、白云、净水、阳光等美好环境的希冀,制约了我国GDP的持续健康增长。具体表现在三个层面。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在传统的城镇化进程中,为了追求工业利润,选择的是技术门槛低、速度发展快、资源浪费严重的采掘业、高污染行业,如煤炭、钢铁、水泥、化工等行业。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缓慢,且所占比重较低,产业结构发展不够优化。二是产业循环发展观念淡薄。在城镇化进程中,工业生产区的建设强度过大,土地利用低效,生产中浪费现象严重。三是城市规划盲目跟风。为吸引资金投资助推区域经济发展,出现城市建设盲目贪大求全的情况。这主要表现为不考虑自身区域发展条件、区域发展特色、城市经济结构因素、生态环境状况,而进行圈地扩张式的城市发展举措。
  (二)城市生活空间杂乱无章
  生态文明时代,我国政府在治理城市生活空间时面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交通拥挤等杂乱无章的城市病,只有充分发挥自身领导力,引导公众、社会参与到建设幸福宜居城市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实现对城市生活空间的优化。生活空间布局重叠杂乱的根源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基础设施协同布局不合理。在传统的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交通网络、公共服务网点等硬件设施不完善,商业区、工业区、居民区布局不合理的状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