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7年1月中期

基层政府社区认同建设的文化治理效用研究/付春华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付春华 日期:2017-03-15 17:33:37
的作用机制。
  1.文化价值体系
  文化价值体系以社区治理和发展价值观为核心内容,是包括国家、社会、社区、个体四个层面价值意识的体系,其建构是政府基层治理思想的政治社会化过程。当社区居民、团体和组织形成对政府的国家发展、社会治理及具体到自身社区管理的思想理念的主观认同时,个人和群体结合其与社区的利益相关性,便会逐步产生自身在治理网络中的价值意识,形成组织评价和行为参与的内在动力,并在参与治理中逐步形成和强化自身的文化价值观,支撑社区治理的可持续发展。
  2.主体权利体制
  主体权利体制是指在社区治理体系中形成的,能体现各类治理主体行为权利的组织结构及其运行规则,本质是被各社区治理主体所认同的支撑治理组织体系运行的一系列制度。在社区认同建构过程中,如果能够形成有利于社区治理发展的主体权利体制,其内在的文化要素就能有效地激发主体的集体觉悟、合作共赢意识和精神动力。
  3.需求回应机制
  需求回应机制是旨在满足参与社区治理的社会主体的生存发展需求,在政府与社区之间以及社区自身形成的一系列相对稳定的表达、反馈、互动方式。基层政府是主要的建构和推动者,必须在有限的资源和参与领域中构建社会治理主体为表达和实现利益而参与博弈的机制。需求回应机制体现了各治理主体在社区治理过程中的沟通、行动和互动模式,其有效性直接影响社区参与主体的自身发展和参与治理的持续性、互动性及绩效,进而影响对主体权利体制和治理价值体系的强化。
  三、社区认同建设的文化治理效用——以包头市为例
  (一)社区认同建设工程:包头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
  从2012年起,作为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先锋,内蒙古包头市在市委市政府的引导下,以“精街道、强社区”为思路,以改革管理体制、强化服务能力为总轴,深入推进基层管理改革创新,带来的直接效应就是社会公众强化了社区认同,迅速推动了包头市社区多元治理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多元协同治理模式,得到了国家层面的认可。该市青山区、昆都仑区也被民政部先后确认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
  从社区认同建设的角度看,该市除了进行必要的社区精神文化建设,还采取了以下两个方面的措施。
  一是转变社区行政体制。强化社区党建,设立社区党委,吸纳基层力量,加强正确引导。各社区设立社区服务站,全面承接基层政府公共管理服务,人、财、物由街道一并下移到社区,强化基层服务能力。社区居委会回归自治功能,剥离基层政府的公共行政任务,尊重认可居民自治的组织体系、规则和行动。
  二是建立协同合作治理机制。首先是建立纵向的“下评上”制度。如社区居委会对社区服务站干部的监督评议和选聘续聘产生直接影响。其次是建立横向的沟通协作制度。如社区服务站与社区居委会之间基于自身职能和工作需要相互配合、协作。再次是建立自治主体内部的合作整合制度。以社区居委会为中心,支持、培育、整合社区团体和组织发展,如允许业委会成员与居委会成员交叉任职,为社区组织发展提供资源、组织、人力等方面的支持。
  该市通过有效的政策引导和落实,建立起“社区党委领导、社区服务站承载、社区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