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6年8月中期

2016年8月(中)学术推介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领导科学 日期:2016-09-12 16:47:10
生存焦虑感、相对剥夺感、社会不安全感和不公平感,并且因社会互动感强而导致社会结构紧张的人们。利益相对受损群体的构成具有多层性、动态性、复杂性、互动性特征,其利益表达表现为释放不满情绪、胁迫基层行政机构和触碰法律规范三种方式,意图主要在于唤起具有相对剥夺感的其他人或他群的社会认同,激发集体行动,向政治系统施压,使政府满足自己的利益要求。利益相对受损群体的利益表达取向在于强制疏通利益诉求渠道,寻求政府利益补偿和社会支持,影响政府制定政策并强化政策执行力,而不是获得施舍性物质救济。通常,利益相对受损群体的利益表达是理性的策略,通过行动满足自己的偏好,实现效用最大化,然而也存在非理性的策略,或二者兼而有之。文章指出,建立利益相对受损群体利益表达机制,必须寻找消解其心理上的焦躁感和相对剥夺感的路径。首先,抑制人们对物质利益不择手段的追求,缩小利益差别,使人们不再陷入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恐慌境地,化解社会焦虑。其次,调整社会政策,加快社会流动,使人们能够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获取应得的报酬,并正确认识自身社会价值,充分估量自身社会能力,消除盲目的攀比心理。再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人们抛弃功利主义思想,认识社会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的真正含义。最后,强化基层社会治理能力,调动各方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凝聚共识,获得科学决策。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