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5年9月中期

建构中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范式/李宜馨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李宜馨 日期:2015-11-13 10:58:57
代化收益。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有效的国家治理,即形成政府治理、社会治理和市场治理有机统一的治理体系。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既需要“看不见的手”,又需要“看得见的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既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又降低国家治理成本。在这个意义上,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的目标是一致的,既要降低国家社会治理成本,又要降低基层社会管理成本。如何通过制度建设,降低党的治理成本、降低国家治理成本,以及降低社会治理成本,还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不断借鉴、不断实践、不断超越,而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的实践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二、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运动对中国治国理政的启示
  
  20世纪60年代以来,伴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世界各国相继掀起了政府改革的浪潮。以采用商业管理的理论、方法及技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进而提高公共管理水平及公共服务质量为特征的新公共管理的实践模式,以及随后兴起的新公共服务运动,是世界各国政府改革的基本趋势。中国的社会治理虽然超越了西方社会治理,但西方社会治理理论和治理实践仍然能够为我们提供必要的借鉴,使我们从中汲取有益的营养。
  (一)新公共管理的镜鉴作用
  从公共行政历史发展的过程看,新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是公共行政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新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市场化、自由化、企业化政府取向在行政改革中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提高政府的管理效率提供了有力保证,在当代西方公共管理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传统公共行政在管理行政的理念指导下,强调严格的制度化、层级制的官僚化管理方法,因而着眼于组织内部事务的研究,注重对政府的行政过程、行政结构、行政体制的研究,是一种内部取向的研究方法,而忽视了对组织环境及发展趋势的研究。新公共管理理论运用战略计划、结果控制和战略管理的方法,考量公共组织如何适应环境以及它们在环境中的优势和劣势、机会和威胁,使组织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求生存、求发展。同时,新公共管理理论在服务行政的理念指导下,强调公共行政管理活动的服务性与民主化,关注公共管理者与公民之间的关系,使得公共责任与公共服务的主题成为新公共管理的重要内容。传统官僚制度设计的前提理念是以人性恶为假设的,因而强调管理的规制导向,试图通过制定完备的规章制度来限制官僚权力的滥用,以减少人性恶的本性对公共利益的侵害。但新公共管理理论却以“经济人”的假设为逻辑起点,使得政府公共管理方法的侧重点由规制变为激励,创新了以激励为导向的公共管理方法。传统的公共行政管理是一种过程导向的管理模式,它建立在命令—服从的层级制的组织管理体制基础之上,强调管理过程中人对规则、制度、政策的服从性。新公共管理采用的以结果为导向的量化管理方法,符合科学管理的精神,使公共管理由过程取向的质化管理向结果取向的量化管理方法转变,并将定性与定量方法有机结合,纠正了传统公共行政管理中目标不清晰、责任不明确、领导者主观随意性大等局限性,创新了公共管理方法。新公共管理运动将官僚制政府的弊端归结为政府组织结构、管理技术以及运行方式的问题,试图通过引入
[1][2][3][4][5][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