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陪会”对基层干部创新行为的挤出效应及其治理之策/林春波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林春波 日期:2021-03-22 09:24:26
  【摘  要】“陪会”对基层干部创新行为产生了资源挤出、情绪挤出和关系挤出三重效应,降低了基层干部的创新绩效。“陪会”这一形式主义问题是对基层政治生态的整体性影射,反映了隐藏于其背后的晋升与考核、上下级关系、面子观等深层次逻辑,同时也展现出基层干部面临的重重压力。领导者要对“陪会”的形式主义风气进行治理,为基层干部创新营造良好氛围、奠定坚实基础,就要发挥一把手权威,刹住“陪会”不良风气;增强会议中心度,降低“陪会”压力负担;完善晋升与考核机制,树立基层干部创新导向。
  【关 键 词】基层干部;“陪会”;创新;挤出效应
  【作者简介】林春波(1973— ),女,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606(2021)03-0008-03

 

  一、基层形式主义具象化:“陪会”的潜规则

  2019年被称为“基层减负年”,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文件,旨在破除基层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减轻基层干部负担。根据调查,基层减负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基层干部在材料、文件和会议上的负担确实减轻了,但不容乐观的是,基层形式主义依然存在并呈现出新形式,基层工作的疲态尚未实现根本性扭转。本研究以“陪会”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由“陪会”这一潜规则反映出的基层形式主义问题,探究其负面影响与解决方案,以便于进一步解放基层干部生产力。
  “陪会”也就是陪同领导开会,即便是会议内容与本职工作无关,基层干部也要尽作陪的基本礼数。“陪会”对于基层干部来说显然是一种负担,它不仅挤占了原本应用于基层工作、乡村治理的时间,而且消耗了基层干部的情感与精力,使得基层干部身心俱疲。“陪会”是传统面子观、职位晋升、上级权威、行政控制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具体来说可归纳为三种原因。其一,拼凑人数。一些部门会议喜欢请上级领导进行指导,且上级领导的级别越高显得越有“面儿”。上级领导莅临要求会议隆重、严格,其中一项标准就是参会人员要多,这时会议组织者就会邀请同级、下级部门人员参会,而基层干部碍于面子,只能选择“陪会”。其二,应付检查。上级要来检查了,每一个部门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工作上的、心理上的和态度上的。比如,上级领导在林业部门检查,水利部门的一把手到不到场就属于态度问题,在水利部门检查时林业部门的干部也要进行陪同,这是部门之间的相互陪衬,也是一种无奈之举。其三,迎合喜好。有些领导干部就喜欢摆排场,不管什么活动,只有参与人数够多才符合其身份和地位。基层干部虽然心有抱怨,但为了避免被“穿小鞋”,只能迎合领导的喜好,被迫“陪会”。
  从本质上说,“陪会”是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展现,在有些地方,是否参加会议似乎已经成为一名基层干部是否合格的试金石。如果你及时参加各种会议,表明你服从组织安排,尊重领导决定;如果你不按时参加各种会议,那就是你的工作态度、工作思想出现了问题。这种扭曲的观念在很多地区已经成为常态。通过形式主义整治之后,会议整体数量有所减少,“陪会”现象也得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