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3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腐败治理与党的公信力建设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卢爱国 王跃勇 日期:2011-11-23 10:57:37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把消极腐败列为我党面临的“四大危险”之一,并进一步指出,“如果腐败得不到有效惩治,党就会丧失人民信任和支持”,从而为党的公信力建设指明了方向。加强党的公信力建设,必须深入分析党的公信力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认识消极腐败对党的公信力建设的深刻影响,在此基础上探寻防范和消除消极腐败的具体对策。
  一、党的公信力建设现实:双重反差与消极腐败
  改革开放以来,面对执政地位和执政环境的重大变化,我们党加强了公信力建设,取得了重大成效。2011年6月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完成的“执政党公信力建设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党仍然拥有较高的公信力,民众对党的执政理念高度认同,对党中央和党的领袖高度信任,但党的公信力存在双重反差问题,其主要因素在于党内消极腐败现象的存在。
  (一)党的公信力建设现实:双重反差
  执政理念与执政绩效认同反差。党的公信力,是党在执政过程中通过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塑造民众信心、赢得民众信任的能力,是民众对执政党认同度和信任度的反映。在执政过程中,党要赢得民众认同,既要建构科学的执政理念,从理念和应然角度提出改造社会的目标模式和路径选择,又要取得满意的执政绩效,从行为和实然角度满足民众合理的利益需求。但是,当前党的执政理念与执政绩效存在明显的认同反差。总的来看,无论是改革开放之前党建构的意识形态——毛泽东思想,还是改革开放进程中党提出的观念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拥有很高的公信力。在十大社会阶层中,国家与社会管理者、经理人员和私营企业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同度最高,分别为94.9%、98.5%、94.1%,产业工人和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同度相对较低,分别为90.9%、91.5%。与对党的执政理念高度认同相比较,老百姓对党的执政绩效的评价不高。问及“您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取得的成就如何?”54.3%的被访者认为“有很大成就”,32.5%认为“有一定成就”,13.2%表示“没有多大成就”、“没有成就”或“说不清”。
  中央组织与基层组织认同反差。从组织结构看,党是由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构成的层级制的组织体系。不同层级的党组织功能定位和功能发挥不一,因而拥有不同的公信力。党的公信力是不同层级党组织公信力和不同角色党员公信力的组合和反映。理论上,与民众政治距离越近,党组织与民众有着更多的沟通、互动机会,因而更容易获得公信力;与民众政治距离越远,党组织与民众沟通、互动的机会越少,因而越难获得公信力。但实践上,中央组织与基层组织认同存在较大反差,即党组织(成员)级别越高,老百姓对其的信任度和满意度越高;党组织(成员)级别越低,信任危机越严重。调查显示,对党中央表示“信任”和“比较信任”的高达93.3%,依次为省(市)委、县(区)委、党的基层组织,分别为81%、59.6%、59.4%;调查同时还显示,老百姓对中央领导直接表示“信任”和“比较信任”的高达95.6%,对省(市、县)、乡镇(街道社区)党员干部作认同评价的分别为76.4%、55.1%,对普通党员表示满意的只有54.7%,老百姓对党的基层组织和普通党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