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届中选优配强乡镇党政正职的着力点
乡镇党政正职在维护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统筹安排乡镇党政正职人选应该说是乡镇集中换届的关键任务。乡镇换届不同于平时干部个别调整,也不同于单纯干部人事调动,而要把乡镇党政正职人选放在一个盘子统一调配和全局思考。笔者认为,选优配强乡镇党政正职,关键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要考虑工作需要。要认真分析各乡镇属性和特点,明确不同类型乡镇的发展需要。 三要考虑乡镇平衡。要基本保持乡镇之间选任干部的相对平衡。不论是偏远困难乡镇,还是经济税收大镇;不论是工作压力大的乡镇,还是工作推进阻力小的乡镇,都要保证能出领导干部,这样才能继续保证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具体来说,要善于把县直部门业务骨干放在乡镇平台培养成行政管理人才;要敢于把不胜任现职的领导放在闲职部门或清理出局;要进一步加大县直部门和乡镇干部的交流力度。特别是不要因为某乡镇在县区财政收入中贡献较大就偏重于该乡镇领导班子的提拔重用;不要因为长期在偏远乡镇注重抓基础、管长远的老黄牛干部平时汇报交流少就让其处于长期等待状态;不要因为是领导身边的干部或组织部门的人,就扎堆安排在条件好的乡镇。 四要考虑区直与乡镇平衡。要统筹考虑乡镇和县(区)正科级职位调整安排。不论是副职提拔还是同级交流重用,都要尽量优化干部资源配置,既要尊重个人意愿,又要考虑现实需要。这既有利于干部开阔视野增长才干,又有利于摆脱复杂人际关系的纠缠和牵绊。在换届酝酿工作中,不难发现许多乡镇领导长期待在基层,缺乏工作激情或者提拔无望,或者考虑家庭因素而不愿意继续待在乡镇;而有的县直部门领导或机关干部,特别是优秀年轻又有干劲的同志愿意到基层锻炼,这就要注意平衡所谓空降型干部与本乡镇干部调整提拔的比例。 六要考虑注意稳步推进。在年轻干部成长的速度和比例上要有合适的度。培养优秀年轻后备干部是顺应干部成长规律的应有之义,但不能出现为了培养而培养的盲目思想,特别是如果出现拔苗助长的倾向反而不利于年轻干部成长。因此,既要做到不拘泥于所谓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