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领导前沿
从新质生产力发展看新时代强有力领导形象构建的转型升级/魏 霄 孟科学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魏 霄 孟科学
日期:2025-04-01 09:17:44
uo;应体现为对“创新是第一动力”的精准把握,以及针对拔尖创新人才的专门培养,这是其战略思维和前瞻眼光的直观体现;其“力”则应体现在为拔尖创新人才和创新实践提供与之相匹配的软硬件环境与工具,这是其治理方法和策略的体现。
(三)对新型生产要素的全面使用
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通过对组织成员能力水平、要素配置、模式路径的创新变革,积极培育新动能、创造新业态、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构建强有力领导形象的内涵要求,也是实施强有力领导行为的具体表征。以更少的生态资源使用和对生态环境的最大化保护实现发展,是企业赢得市场认可的关键;以更少的人力资本耗费和资本投入创造更大的财富收益,则是企业赢得员工与社会认可的核心。对于领导者而言,就是要在契合新质生产力发展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增加新的生产资料和高素质劳动者来改变传统提质增效路径,将企业的竞争优势和价值创造植根于数据资源、拔尖创新人才和前沿性技术工具。[3]此时,领导者的“强”就表现为捕捉社会动态发展趋势后迅速做出战略性调整和对整体路径模式的升级,是领导者个人能力与魄力的有力展现;“力”则表现在为推进全方位、深层次改革而投入必要的资本、人力,以及为保持企业的先进性而积极从外部引入多元要素,加快对妨碍企业创新变革的堵点、卡点进行疏通。
(四)对科技创新这一支撑性动能的迅速构建
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驱动为基本特点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创新起主导作用,科技创新则是核心要素。领导者在领悟与把握新质生产力发展所传递出的变革调适信号与内涵要求时,事实上就对企业所应具备的科技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就是说,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过程中,企业所进行的科技创新不能是局部的、暂时的,更不能是盲目的,而是要使其成为企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支撑性动能。[4]基于此,强有力的领导行为实施就需要从企业产品生产的全流程着眼,将科技创新贯穿于要素、方法、动力等各层面。首先,企业生产的基础来自科技创新实现的要素拓展、工具改进和过程优化。其次,企业生产的动力与秩序维系来自科技创新基础上的全流程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再次,企业产品的价值实现与持续提升有赖于科技创新向实践成果转化过程中产生的新机遇和新空间。领导者的“强”体现为对科技创新的全方位推进,“力”则体现在对科技创新的变革性优势的获取。
二、新质生产力下的主体定位与领导效能升级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决定了必须积极推进高质量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没有改变,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需要充分发挥新质生产力的强劲推动力与支撑力。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坚持系统思维、实现统筹协调,既解决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又处理好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关系。强有力的领导行为实施,必须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基础上,有序推进各领域、各环节、各层面的突破性变革,最终形成稳健持久的联动效应;同时,完善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加快构建新型生产关系。概言之,在以新质生产力为引擎,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领导效能的充分发挥应首先正确回答“为了谁、依靠谁”这一基本问题,在明确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