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论政党文化的界定与建构——基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实践/曹 敏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曹 敏 日期:2022-06-17 09:10:32
纳入政党文化构成要素的讨论。有的学者认为制度不应被列入文化范畴,而政党形象与文化高度关联,应被列为构成要素;有的学者认为政党形象只是外在效应,不应被视为构成要素;有的学者认为政党标识应作为构成要素,有的学者则认为政党标识不能被视为构成要素,因其作用和地位较低。此外,近年来有学者提出政党价值观是政党文化的核心要素,但未能展开结构分析;也有学者提出应以政党话语、符号等透视文化,而理论化意识形态、显性制度应被排除,隐性制度应被包括。这些观点代表了整体建构阐释路径的新发展与研究转向。以上研究深化了对于政党文化的认识,但仍难定论,原因在于没有从政党文化的本质出发,而是停留于具体表现形态。
  (二)分析框架:政党文化构成要素再阐释
  政党文化是一个开放的生成过程,而不是一种先验的、既定的东西。因此,从文化哲学的视野对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展开研究,其研究进路既包括着眼于动态转型的宏观纵向研究,也包括着眼于稳定模式揭示的微观横向研究,而两者的关键是确定构成要素,从而构建分析框架。对此,文化哲学从文化的本质规定性出发来对政党文化展开外延分析。在政党实践中,政党按照自身价值需要不断改造世界和自身,塑造出不断发展着的政党文化。政党实践造就了政党文化,政党在实践中形成的价值观是其核心因素,价值取向是分析政党文化的着眼点。因此,政党文化研究应从政党的实践出发,以价值取向为着眼点,观其言、察其实,研究其特有的运行模式和行为特点。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并不局限于政党纲领、理论、制度等范畴,因为这些范畴只是政党文化的外在形式,政党文化作为政党实践活动对象化的产物,必然在政党各个层面的活动中展现为不同的形态,即蕴含在复杂政党现象中的政党价值观、制度导向、行为模式以及标识文化共同构成了其生存样式。
  第一,政党价值观居于内核,集中体现着政党文化的本质规定性及其存在样态,彰显着政党的根本价值取向。政党需要文化,实质上是需要价值观,需要判断价值的标准。“所谓研究文化,也就是研究价值;所谓了解文化,也就是了解价值。”[10]政党价值观是构成政党文化的基础因素,是政党文化的“无形的骨骼”。因此,价值观之于政党,是其对自身性质、使命和利益需要的认知,是其现实合法性及历史合理性的重要依据,也是衡量其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政党价值观规定了其性质和发展方向,既是政党成为其自身的根本所在,也是政党间冲突的关键所在。因此,政党拥有稳定的价值观也就意味着政党文化的生成。中国共产党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价值属性,而作为一种使命型政党,其集中体现了以人民为本的核心价值观。
  第二,制度文化处于中层,是文化规范性在政党文化中的集中体现。作为共同体的政党共同意志在实践中必然以制度的方式内化为组织成员的行为准则,同时,制度的变化又影响着政党文化的变迁。制度以政党实践的“游戏规则”的形式体现了其一以贯之的价值目标,以规则的形式构建了政党成员集体行动的共同承诺,因此,制度文化是政党文化相对集中、稳定的组成因素。从文化的角度分析制度,需要兼顾制度本身的内容及其背后所呈现的价值内涵,从而基于制度的角度确证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及其行为的文化意义。新时代,中
[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