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领导前沿
领导者公正理念的典型偏误及其防避之策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陆涛 周琴
日期:2019-10-09 11:18:51
群众心中树立起一心为民的公仆形象。二是不昧良心。领导者要把良心这杆秤摆平放正,对人不使坏心眼、不动歪心思、不出歪点子,即使有矛盾隔阂,也要摆在桌面、放在明面,把话说开、理讲明,而不是昧着良心办事。三是不藏私心。领导者要树牢“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的理念,打消以权谋私、假公济私、损公肥私、公私不分的私心邪念,做到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公而忘私。
2.思之以慎防走神。一是谨慎思疑。领导者要认真思考一下,为什么群众对自己认为公正的做法有所怀疑,是做法上有纰漏,还是程序上有问题,或是标准上不一致。无论群众对哪个方面的公正有质疑,都要认真对待、积极回应,决不能腾挪躲闪、回避问题。二是审慎思省。领导者会受到形形色色的诱惑和方方面面的围猎,办事稍有不慎,就可能有失公允、偏离公正。对此,领导者一定要拿出公正的天平量一量、测一测,避免偏差不足。三是稳慎思过。领导者为人处世应一碗水端平,经得起检验。看人下菜、因事择人、因人办事,就会越过公正的底线红线。要经常反思自己的失误有哪些,原因是什么,在思过中慎权、慎交、慎独、慎微。
3.行之以正防走偏。一是走好正道。领导者违背了公正的原则,偏离了公正的轨道,就可能走上一条不归路、荒唐路。要及时调整公正的方向盘,让权力始终在正确轨道上运行、在广泛监督下实施,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墨守成规的老路。二是干好正事。领导者干正事就要把心态摆正、心胸放正,谋划正确的思路,做出正确的决策。只要是正确的事,就要坚定不移地干下去,只要是认准的事,就要坚持不懈地抓下去。三是树好正气。领导者要想说话有人听、干事有人服,就要涵养正气,办事公道,为人正派,襟怀坦荡,不为浮名遮望眼,不被权势拉下水,坚持原则、明辨是非、敢于碰硬,路遇不平,敢于出手。
4.察之以细防走眼。一是细心察看。领导者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善于从细枝末节、细微环节中发现下属处事不公正的蛛丝马迹、细微痕迹,做到防患于未然、防微杜渐,防止下属瞒天过海。二是细致察验。领导者了解下属处事是否公正,要有“鹰的眼睛”,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不遗漏任何一个环节。只有与实际情况进行详细比对察验,才能发现其中的猫腻,从而完善制度、查漏补缺。三是细微察访。评价领导者公正与否,既要看其自身,又要看其下属。领导者自身公正通过严格自律能够做到,对下属是否公正,需要深入群众进行察访,多听听别人是如何评价的、社会是如何议论的,从而画个“自画像”、打个“自评分”。
5.处之以明防走样。一是办事透明。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办事透明就是要把决策、标准、程序、结果公开,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领导者必须坚持以公为先,能公开则公开,该上墙的上墙、该通报的通报,让群众能看得到、瞧得见。二是纪律严明。领导者办事是否公正,要看其在纪律上是否扣紧了扣子、上紧了发条。领导者无论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都不能拿原则做交易、拿权力走人情,要切实做到“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三是立场鲜明。领导者在大是大非、原则立场面前,必须做到态度坚决、旗帜鲜明、立场坚定,革命意志坚如磐石,革命理想壮若海天,敢于与不公正的现象、行为做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