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领导前沿
新时代治理“村官”腐败存在的问题与破解对策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中共广东惠州市纪委监委调研课题组
日期:2019-05-31 11:08:58
员干部有位有为。农村基层党组织要不断强化领导核心地位,切实履行好在重要事项决策等方面的领导把关作用。一是优化村党组织设置模式。根据农村实际,对党员人数在50人以上、村级规模大、情况复杂且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较好的行政村建立党总支,同时,可在一个村小组单独建立党组织或几个村小组联合组建党组织。二是全面实施“头雁”工程。实施党员人才回乡计划,建立临近退休(或已退休)公职人员和乡贤能人回村担任村党组织书记的“双回”制度,拓宽选贤任能渠道。建立农村后备干部人才库,通过定人帮带、定期培训、定岗锻炼等培养方式,着力解决基层党组织活力不足、后继乏人的问题。三是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坚持从优秀青年、致富能人、返乡工人等群体中发展党员,努力实现党员总量有效控制、结构优化提升以及质量有效提高的目标。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扎实开展“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等活动,提高政治生活的原则性和战斗性。
3.建立纵横交织的监督网络,确保“村官”权力运作有效有序。一是整合监督力量。探索建立“村纪检组织+村务监督委员会”模式,通过事前参加商议、事中参加决策、事后督促公开等方式,形成党支部管方向抓党建、村委会管落实抓执行、村纪检组织和村务监督委员会全过程抓监督的工作格局。二是突出监督重点。从政治纪律、民主作风、权力运行、群众纪律等方面加强监督,解决好群众身边的“微腐败”和“小官大贪”等问题。三是用活监督手段。加大基层巡察工作力度,重点对村集体“三资”管理、扶贫资金项目政策落实、土地征收和房屋拆迁、工程项目招投标等开展专项巡察。拓展“三务公开”渠道,大力推广村务公开平台,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加大审计监督力度,探索由政府购买服务对村账进行一年一审和对“村官”进行任期和离任审计。规范村小组公章使用管理,将村小组行政公章、经济合作社公章交由村委会统一保管、受限使用,从源头上杜绝村小组公权私用现象。
4.建立科学高效的自治运作机制,确保村民自治有名有实。一是完善程序严密、运行规范的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由乡镇党委主管,组织、民政、财政、农业等部门主抓的“村官”管理体制,强化乡镇党委政府的领导责任和职能部门的具体责任。进一步保障村民的民主权利,对“三务”不及时公开、不按规定公开、拒不公开或弄虚作假造成严重影响的,必须严肃追责。二是完善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选举机制。建议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关于“村官”选任和罢免的规定做出修改完善,明确“村官”人选标准,提高“村官”准入门槛;试行“村官”任期制,对“村官”的任职年龄、任职年限、连任届数做出明确规定;完善“村官”罢免制度,明确罢免事项,降低罢免门槛。三是改进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的决策机制。积极探索实行党组织优化设置在先、党组织领导决策在先、党员作用发挥在先的“三个在先”决策机制,不断提升党组织的议事决策能力。同时,充分尊重和执行村民代表会议对重要村务及重大活动的修改权、否决权,强化村民代表会议的权威。四是建立灵活多样、规范有效的教育机制。根据“村官”群体的特点,加强对《监察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