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领导前沿
单位发展中衰败因素的消解对策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陈明龙 傅 敏
日期:2019-05-06 17:48:07
【摘 要】消解单位发展中的衰败因素,要做到望、闻、问、切,即廓清迷雾,发现问题;兼听则明,找准病根;广开言路,议定良策;雷厉风行,标本兼治。
【关 键 词】单位;管理;衰败;高层人员;基层人员
【作者简介】陈明龙(1977— ),男,中共安徽霍山县纪委书记、监委主任,研究方向为行政管理;傅敏(1980— ),女,皖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南京大学博士后,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安徽省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项目(项目编号:Szzgjh1-1-2017-16)
【中图分类号】C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606(2019)09-0012-02
衰败是任何单位发展过程中都必须面对的问题。之所以有的单位能够长期保持生机,有的单位却迅速滑向危险,关键就在于对单位发展中衰败因素的发现能力和处置措施不同。对衰败因素发现得越早,采取的措施越有效,就越能实现单位生态良性循环。从单位管理来看,以望、闻、问、切时刻保持对衰败因素的足够警惕,始终坚持对衰败因素的有效管控,无疑是促进单位持续发展和员工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
一、望:廓清迷雾,发现问题
就衰败因素自身而言,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破坏作用亦不尽相同,在产生与发展的早期,其往往隐于暗处。因此,对单位衰败因素的及时发现绝不是轻而易举的,应沉下心来,明察秋毫。
一看精神状态。精神状态是反映单位生机活力的最直观指标。单位的生机活力越是充沛,单位成员的精神状态就越是亢奋,每个人都有忙不完的事情,都有使不完的劲头,都有赶着趟的迫切。虽说负重涉远,但紧张中有活泼,烦累中有成就。单位的衰败因素越是滋生,单位成员的精神状态就越是萎靡,每个人似乎都没有十分紧要的事情,都没有努力拼搏的劲头,都没有唯恐人后的紧张。看似四平八稳,不疾不徐,实则无所事事,吊儿郎当。
二看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反映单位生机活力的最敏感指标。单位的生机活力越是丰盈,单位成员的人际关系就越是健康。这种健康既体现在单位成员之间相处融洽上,更体现在单位成员之间敢于相互批评上。而且,无论是从批评的出发点来看,还是从批评的落脚点来看,都是为了更好地推进工作,是一种情系单位的求同存异。单位衰败因素越是淤积,单位成员的人际关系就越是紧张。这种紧张既体现在单位成员之间相互攻击上,更体现在单位成员之间漠不关心上。相互攻击至少说明单位成员之间在某种程度上还在乎对方,还有可能改变对方的想法,而漠不关心则体现了单位成员之间的相互绝望,看似相安无事,实则情断义绝。
三看工作质效。工作质效是反映单位生机活力的最现实指标。单位的生机活力越是勃发,单位的工作质效就越是显著。这种显著不仅体现在工作的结果上,更体现在工作的推进过程中,遇到困难总有解决的办法,遇到委屈总有诉说的地方,遇到挫败总有支持的力量。单位的衰败因素越是蔓延,单位的工作质效就越是低下。这种低下不仅体现为工作结果上的不尽人意,也体现为工作推进过程中的踽踽独行,遇到困难往往一筹莫展,遇到委屈往往无人能诉,遇到挫败往往独自承受。
二、闻:兼听则明,找准病根
单位衰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