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领导前沿
基层干部沦为“微信工作群奴”的危害及诊治之方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杨 艳
日期:2018-12-20 11:27:49
信息只是事情、问题的表面现象而非实质关键,具体过程为何、细节步骤如何仍需“线下”感知,而想要彻底解决问题,就必须“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再次,从监管效力来看,领导者还应理性认识到,必要的“线下”参与将是避免形式主义的最好方法,虽然“线上”打卡、留痕迹可及时了解下属的工作状态,但想要真实把握一线人员的工作态度和价值取向,则只能依赖于长期的“线下”实践,只有同处一个工作环境中,方能真实感知下属的行为目标和行事做派,也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引导和管制。
(二)工作与休息相区分
对于领导者而言,强化管理、严格要求理所应当,这直接关系整个组织的顺利运转和良好政治生态的构建。领导者必须以制度为保障来管控基层干部的工作行为,以促进和维系个人积极的工作状态,但这并不是不分时间的实时监控和随意指挥。若不分工作、休息时间随意指挥,要求基层干部24小时随时待命,有消息就必须第一时间回应,反而会加剧其对于烦琐事务的厌倦。这就要求,一是领导者必须明确“磨刀不误砍柴工”。卓越的成绩从来不是靠时间堆砌实现的,想要下属在工作中有质的突破,将领导指示贯彻到底,就必须首先确保其整个工作状态的轻松愉悦、劳逸结合、张弛有度。二是劳逸结合。基层干部也需要必要的休息时间以放松精神,毕竟其所面临的工作不仅繁杂且较为琐碎,在忙碌一整天后,若没有必要的放松,仍需时刻警惕来自上级随时随地的指示和要求,只会耗尽个人有限的精力,根本无从谈及持续的激情付出。三是上下级间要进行必要的情感沟通。对于下级而言,来自领导的理解与体谅将显著增强彼此的亲近感;相反,若上级只是一味地提要求、谈目标而不顾及下属的感受与辛劳,在下属正当的休息时间内仍然喋喋不休地谈工作、下指令,使得基层干部没有片刻的轻松,则只会招致其抵触和反感情绪,反而无益于组织事务的高效处理。
(三)指示与放权相适度
统一下属的思想认知并使其为共同目标而努力是确保组织存续与发展的基本保障。对于下属而言,服从组织管理就必须遵从来自上级的指令与安排。在微信时代,借助信息传播的高速性,上下级间的指令传达更为顺畅和直接,这固然有助于下级对领导精神意图的领会和执行,但过多的行为干涉也会极大地限制基层干部的自由发挥空间,遏制其创新思维。这就要求,一方面,领导者必须认识到借助微信等方式对基层干部进行指令下达,所引导的只能是大方向而非具体细节,若因为信息传达的便捷而随时随地指手画脚,或是要求下属必须按自己的要求推进,或是将个人意愿强加给他人,则会导致基层事务处理的机械性,毕竟长期奋战于一线的干部会更清楚基层事务的特征,也更容易灵活选择创新突破,给予其必要的决策权将更有助于问题的高效解决。另一方面,领导者应该清楚不同的组织分工对应着不同的责任担当,自己作为组织的决策者,所应关注的重点并非具体问题的解决之方,而是组织发展方向的规划和竞争优势的培养,以正确的认知、科学的预测和理性的判断引导整个集体持续发展。若面对组织事务不加以区分,借助微信事事过问、件件插手,不仅个人精力难以兼顾,影响对大局的把控,还会使下属在行事过程中缩手缩脚,难以形成放开手脚大干一场的胆识和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