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领导前沿
新时代提升派驻检察机关纪检监察工作质量的思考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苗国强
日期:2018-12-19 11:11:32
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注重监督执纪工作政策策略,坚持分类施策和既严格监督执纪执法又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切实扩大团结面、增强凝聚力,画出最大同心圆。政治机关就要注重思想政治工作,以帮助教育、及时挽救为出发点,树立教育人、转化人、挽救人的观念,力戒动辄就处理人、整治人的思想,多做思想引导、政治教育工作,多进行真诚善意、推心置腹的交流,帮助监督对象认错、悔错、改错。政治机关就要注重政治效果,对监督发现的违纪违法问题,要全面分析违纪违法的社会危害性,综合分析违纪违法问题的性质情节、直接后果、认错态度、退缴违纪违法所得以及对驻在单位政治生态影响等各方面情况进行考量和处置,稳妥、有理、有利、有节地采取柔性化处置方式,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突出从政治上进行审视和研判,做到既讲政治又讲法纪,既讲高压震慑又讲政策感化,从而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的最大化。
三、全面履行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置职责
派驻机构承担着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的双重职责,既执纪又执法,用好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置“两把尺子”,就要贯彻稳中求进的基本工作方针,推动派驻监督高质量发展。
1.树立正确的监督政绩观。派驻机构要树立正确的监督政绩观,树立查处违纪违法是政绩,防范和减少违纪违法,使党员干部不出问题或少出问题,至少不出大的问题是更大政绩的监督政绩观,坚决杜绝以查处案件多少论“英雄”、搞评价的片面做法。树立正确的监督政绩观,要做到“四个立足于”:立足于帮助教育驻在单位党员干部少犯错误或者改正已有错误、以后不再犯错误上,立足于净化政治生态上,立足于促进党员干部习惯在监督下工作生活上,立足于以高质量党的建设推动高质量的业务工作发展上。
2.科学合理调配监督力量。监督是纪检监察机关的首要职责、第一职责,是执纪问责和调查处置的基础,对派驻机构来讲更是如此。派驻机构应该真正把监督作为第一职责,把主要精力用在监督上,在此基础上再去做执纪、问责和调查、处置方面的工作,而不能在人员调配、力量使用上平均用力,尤其是在当前纪检监察组普遍人员较少的情况下,更应该集中力量做好监督工作,争取派驻监督效果最大化。
3.突出在精准监督上下功夫。发挥派驻监督“驻”的优势,很大程度体现在精准监督上,体现在监督的近距离、深入性和实时性上。对照这个要求,派驻机构要做到“四个持续发力”:在近距离发现问题、主动发现问题、发现检察权运行中违法违纪的问题上持续发力;在发现、整治显性问题的同时,在深挖解决心理层面、文化层面的隐性问题,进而净化政治生态上持续发力;在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开展监督、提高监督的精准性上持续发力;在加强对检察人员八小时以内监督的同时,创新“八小时以外”监督方式方法上持续发力。在“八小时以外”监督上,可以考虑开展“政治家访”,通过到重点人员家里看、与其近亲属谈等方式,加强监督。
4.督促党员干部习惯在监督下工作生活。监督的目的是发现问题、纠正偏差,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让党员干部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在推动形成党员干部自觉接受监督的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