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3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南朝陈后主“因情蔽智”的历史之鉴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严鼎程 王 阁 日期:2018-09-29 17:34:31
,与人把酒言欢。魏徵曾言:“古人说过,亡国之君都多才多艺,看一下梁朝、陈朝以及隋朝便知这句话是有道理的。然而这些多才多艺的君主,不崇尚教化礼仪,偏偏喜好淫秽艳丽的诗文,助长了骄妄虚伪的风气,最终导致了战乱亡国的灾祸。”文学本身并不会导致亡国,但陈叔宝将吟诗作乐、游戏纵欲当成了自己的主业,不理政事,不恤民情,这才使本就处于风雨飘摇中的王朝加速灭亡。
  (三)嬉戏人事安排
  陈叔宝对人事安排也荒唐糊涂。他对文学的喜好导致“文人相倾”,这点直接体现在陈叔宝对官吏的任免使用之上。他大力提拔只懂趋炎附势、能投其所好、会吟诗作赋但缺少治国才略的文人。当时百官的奏折都由他所宠信的宦官先处理,后宫的事情全凭张贵妃一个人说了算。前朝无国家纲纪,后庭无家法规矩,内外勾结,外戚纵横。作为陈叔宝最宠爱的贵妃,张丽华最初只掌内事,但后来居然可与陈叔宝共同决定朝堂政事。陈叔宝不喜欢听闻过失,孔范便为其文过饰非,诿过于人,因此深得其信任。孔范向陈叔宝进言贬低武将,说他们都是行伍出身,只有匹夫之勇,并没有什么才智,他们的职位应由文吏担任。于是,只要将帅稍有过失,陈叔宝便将其罢官免职,让文吏担任这些要职,导致国无将才,士庶离心,边备废弛。陈叔宝将国家重要的人事安排交给没有政治经验、只会赋绮丽靡靡之词的文人,何以不亡国?
  (四)怠于军事战备
  陈叔宝胆小怯懦,其军事战略充分体现出畏缩不前与自我麻醉的心态。公元588年,隋文帝发兵五十一万,准备渡江进攻陈国。陈叔宝自恃长江天堑,认为从前北齐三度来攻、北周两次来攻都大败而逃,这次隋兵来犯也定会铩羽而归,遂对守江诸将的告急求救置之不理,每日仍与群臣、嫔妃沉溺于吟诗作乐。后人有诗言之:“地雄山险水悠悠,不信隋兵到石头。”[2]6187陈叔宝对宠臣施文庆、沈客卿言听计从,以致施文庆、沈客卿之流,掌握着军国要务,邪恶狡诈之人当道,只顾自身利益与荣华,不将国家利益放在心上。他对骠骑大将军萧摩诃的意见不管不顾,拒绝出兵,以致错过战机。公元589年,隋将渡过长江,进入陈国的中心地带,陈叔宝这才慌忙用兵,结果可想而知。当隋军进入宫中,陈叔宝携张贵妃、孔贵嫔一同跳入井中,后被生俘。《孙子兵法》中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不能不认真审视。陈叔宝作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战争的最终决策者,不仅失察而且消极对待,终致国亡被俘,何其荒唐可笑。
  二、陈叔宝的性情特点
  综观陈叔宝的种种荒诞行为,可以发现,他在性情上是有缺陷的。这些情感特征毫无疑问地会蒙蔽其双眼,让其走向不归之路。
  (一)偏爱情色
  据统计,陈叔宝现存诗歌九十多首,其中情诗就有四十一首。诗词的风格能反映出个人的情感取向,陈叔宝的诗多描写女性娇柔妩媚、姿态万千的种种风情,描述的对象有桑女、歌姬、少妇、后妃等。陈叔宝把儿女情长作为主要的情感宣泄角度,这个情感特征制约了其领导能力的发挥。偏爱情诗可以说明陈叔宝在生活当中不断与女性纠缠在一起,若不是与女性有过多接触,不可能写出来这么多的情诗,若不是将心思都放在了这一方面,也不可能把这些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