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地方干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现状及其教育路径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何丽君 日期:2016-12-07 17:09:23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体系不够系统(49.64%);缺乏激励约束机制(17.49%)。干部多关注资源的获取与整合,时间与精力多投入在会议及应酬上,主动学习意识不足。同时,在功利主义哲学的影响下,国民教育、干部教育更偏重于知识的灌输和能力的提升,忽视对人文素养的培养。整个教育体系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缺少相关课程对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治国理政智慧、国家意识、民族精神、道德情操、人文涵养进行深入阐发。
  在“应如何加强党员干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调研中,地方干部的选择从高到低依次为:建立崇尚传统文化的社会氛围(69.62%),健全传统文化教育的长效化机制(57.37%),建立经典著作选读课程体系(56.25%),改革传统文化教育形式(55.07%),培育优秀的传统文化师资(51.33%),改变缺什么、学什么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45.70%),加大传统文化教育的经费投入(42.08%)。
  三、加强干部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路径
  从调研中可知,地方干部认可传统文化的积极意义,大部分干部自认为对传统文化了解一般。相对而言,地方干部对文学类书籍阅读不少,而对哲学类、历史类书籍涉猎稍显不足。在文学类、哲学类、历史类书籍中蕴含着丰富的治国理政智慧,要鼓励他们自觉吸收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涵养治国理政之道,提升治国理政之术。
  1.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中具有积极意义的治国理政之道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导,以儒、释、道的统一为体系,推崇神圣化了的圣人君子型理想人格,培育了一批批心存浩然正气、胸怀民族气节的人才,为中华民族繁荣发展提供了精神力量。孔子继承并发展了西周统治者提出的“以德配天,明德慎刑”思想,提倡“为政以德”和“为官以德”的系统德治学说。老子也认为,领导者对下属应“无为”“少为”,而对道德修养却应“有为”。在当前社会转型期,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追求济世安民的高尚情怀。在此,笔者主要从忠诚、为民、清廉和修身四个角度加以探讨。
  一是忠诚。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个人对国家、民族、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忧患意识,始终把国家、民族和社会的整体利益放在首位。正所谓,“临患不忘国,忠也”,“将死不忘卫社稷,可不谓忠乎”[李宗侗:《春秋左传今注今译》(下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71年版,第1038页、第856页]。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忧国忧民精神,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义务感等,中华儿女的爱国主义精神深深烙印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卷上。弘扬忠诚文化,有助于引导干部把个人前途和祖国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为祖国繁荣和民族复兴奋发图强。
  二是为民。孔子的“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荀子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民本治理理论。老子也提出:“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随着时代的发展,“民为邦本&rdqu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