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领导前沿
领导干部职业操守缺失现象分析及防治对策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宋 帅
日期:2015-05-05 11:22:51
会突破职业操守、逾越法纪红线,堕入不易觉察的陷阱和违法犯罪的深渊。把人之常情用在服务人民群众上,是领导干部基本的职业操守。而当“朝中有人好做官”成为领导干部的一种集体默契,变质的“人情”在领导干部群体中的认同度有增无减,领导干部的职业操守就会遭受严重损害,进而败坏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出发点不同,结果迥然相异。如果原则与人情较量,往往是原则被人情抛在一边,人情凌驾于原则之上,这所谓“人情”也只不过是领导干部职业操守集体缺失的遮羞布罢了。
3.“软骨病”蔓延
领导干部从走上岗位的第一天起,就面临着角色转换的考验。角色转换势必带来思想上的不稳定,若把握不当,就会造成职业操守的缺失,而操守的集体缺失又会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给予领导干部信仰和精神上的冲击。看看那些无视职业操守的领导干部,哪一个不是因为丢失信仰、迷失自我才最终堕落的?这种精神上的“缺钙”,久而久之会让人丧失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混迹官场多年后,一些领导干部淡忘了职业操守,工作激情逐渐消失,宗旨意识逐渐淡化,外加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面对诱惑就气短,做事说话不硬气,见钱眼开、唯利是图,欺软怕硬、颐指气使,卑躬屈膝、唯唯诺诺,嗜好不良、趣味低级。凡此种种,不仅失去了做人的骨气,更失去了领导干部应有的职业操守。没有理想信念,精神就会“缺钙”。领导干部职业操守的集体缺失带来的往往是整个行业领域的“缺钙”,引发“软骨病”,并具有“传染性”,领导传下属,下属传同事,一个传一个。如果说贪污腐败是“急性病”,那么职业操守的集体缺失则是“慢性病”,集体若对职业操守缺失的领导干部继续容忍的话,就相当于纵容了“软骨病”病情的恶化,一旦“病入膏肓”,就会导致整个行业的溃败,最终变成一盘散沙。
二、领导干部职业操守集体缺失的动因分析
分析领导干部职业操守集体缺失,不能仅仅关注问题的表征,而要关注导致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下面,笔者通过多种视角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1.“囚徒困境”——经济学分析
“优先预测悲剧后做出的忍让是道德。优先预测胜利前做出的竞争是博弈。”博弈论是研究理性决策人在冲突局势中抉择行为的理论,被称为“社会科学的数学”。领导干部职业操守的集体缺失其实是一个“囚徒困境”,是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冲突。人是逐利的,人之常情的利己主义会诱发职业风险。当自信超越对意外发生的恐惧,贪污就不可避免;当收益超越对犯罪的恐惧,犯罪就不可避免。在非零和博弈里,领导干部选择放弃职业操守还是坚持职业操守,是一个艰难的选择。假如职业生涯中存在着职业风险,但外部并没有良好的监管环境,个人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就可能以牺牲职业操守为代价换取利益。若所有人都从利己的目的出发,就会采取不顾操守的行为策略,从而增加职业风险。虽然领导干部都选择遵守职业操守可为集体带来最佳利益(集体风清气正),但在无法肯定其他人遵守操守的情况下,不遵守操守可为自己带来最佳利益(利己),也就是说不遵守职业操守虽违反集体共同利益,却是自己的最大利益所在,因此,个人最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