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3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领导干部处理人情关系要有妙手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吴黎宏 日期:2012-09-10 17:16:04
div>  二、正确处理人情与原则的关系,防止人情成伤害
  “无情未必真豪杰”。领导干部并不是不能讲人情,而是不能为了人情放弃原则,不能用人情代替政策,不能损坏党性原则、突破法律界限。交情归交情,原则归原则,交情再深,也不能违反原则办事。如果领导干部为了照顾所谓的人情,为了不得罪人,不惜拿原则与少数人做交易,就会把人情庸俗化了。这种讲人情而不讲原则的领导,迟早是会栽跟头的。
  现实中确有一些人,颠倒了人情与原则的关系,把情面看得比原则还重,经受不住人情和金钱的拉拢与腐蚀,在公与私、人情与原则的天平上,轻易地做了人情的奴隶和俘虏,什么“情”都领,什么“忙”都帮,是非不分,违法乱纪,丧失了自己的立场和原则。有的对家属、亲友和身边工作人员提出的不合理要求,明知不对,却碍于情面,不加反对,对他们损害国家和集体利益的行为听之任之,不加管束;有的交友不慎,过分地重感情、讲义气,被所谓的“朋友”利用,成为其谋取私利的工具;有的利用职权,养情人、包二奶,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贪赃枉法,演出一幕幕令人触目惊心的人间悲剧。所以说,领导干部一定要注意处理好人情与原则的关系,要把人情尽量限定在尽心和情分的范围内,以不违反原则和党纪国法为限,不妨碍社会的公平感受,坚决避免自己的权力深度介入人情请托之中,尤其对重大利益和重要人事问题,要自觉和严密地设置人情防火墙,自己不去突破,也严防别人逾越。
  当然,人情与原则也不是时时、事事对立,要因事而论。对一些党纪国法明确规定不能做的,必须始终坚守原则的底线;对一些可做可不做、属于自由裁量范畴、允许彰显人情味的特殊领域,就可以做做人情,尽量成全人家。
  领导干部应明白人情之中有原则,原则当中有政治,时刻警惕人情掩盖下的违法交易。要建立健康向上的人际关系,在与人交往中,提倡自尊自爱,团结互助,不搞低级庸俗的东西,自觉维护党员干部的尊严和形象;要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牢记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给的,必须真正用在党的事业上,用在为人民服务上;要树立大局意识和正义感,敢于坚持原则,始终怀有坚持真理、抵制错误的胆略和气魄,对一些打着人情幌子谋取私利的不法行为敢于说不。要切实处理好原则与人情的关系,做到既重感情又讲原则,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讲人情,实现人情与原则两相宜。
  三、正确处理人情与报恩的关系,防止人情成包袱
  我国传统的所谓报恩,就是得到了人家的恩惠要牢记,并尽可能地采取各种方式给予报答,以表明自己的知恩之情。如果一个人有恩不报,尤其是在显达之时,昔日恩人有求于己,无论事情大小、违法与否,若犹豫不决,不肯伸手相助,便会被人戳脊梁骨,骂为忘恩负义。这种报恩,实际上是一种人情交易。在人情交易的思维模式里面,人与人之间除了平等的身份之外,还有一个促进双方关系的重要方式,那就是施恩与报恩。一旦自己援助了他人,给他人以恩惠,自己就会成为这个人的恩主,而受到恩惠的人,则要通过各种方式来回报施恩者,给施恩者以超出恩惠本身的回报,以此来维系人情,维持人际关系的平衡。
  几千年来,国人对报恩行为津津乐道,赞赏不已。在这种文化传统影响下,上至高官巨富,下至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