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领导前沿
“微博问政”须提升领导干部“微素质”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周建章
日期:2012-01-09 09:34:41
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微博问政”的功能,甚至引起网友的不满,损害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因此,领导干部要借助网络了解民意、服务群众,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利用网络汇聚民智,推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达到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目的,就要准确进行网络角色定位。一要释疑解惑,当好宣传员。领导干部由于岗位和职责的特殊性,接触的政策信息面更广,对涉及民生的重大问题和相关政策更有发言权。在不违反纪律的前提下,对网民关心和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要有重点有依据地进行宣讲和答疑。一般来说,网民与领导干部进行网上互动时,提共性问题的多,讲个人问题的少,领导干部就要从听众的角色中跳出来,引导网民积极向党的政策靠拢,向党委、政府的重大工作部署聚焦。对网民中存在的对政策的误解或者模糊不清,要耐心地予以解说;对网民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要依据自己的理解发表见解,对没有明显逻辑错误的,不能一口予以否定;对网民迫切需要了解的重大工作部署和进展,要有针对性地予以说明和解释。二要上传下达,当好监督员。领导干部在实施“微博问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一些棘手或者敏感问题。这些问题因涉及具体的人和事,往往不宜或者不能当即予以明确的回复和给出处理意见,领导干部必须保持头脑清醒,切不可一时冲动,妄下结论。一般来说,对在本单位、本部门或者本地区权限内无法解决的问题,要积极向上级反映,寻求政策支持,并及时反馈给网友;对本级职权范围之内的事,要责成相关职能部门调查核实,依据程序进行解决,并在掌握实情和调查处理的基础上,逐一回应。对短时间内无法解决的问题,要耐心解释,说明理由。三要总结梳理,当好信息员。胡锦涛同志提出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三问”是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也是网络问政的灵魂和价值所在。对领导干部来讲,进行网络交流时,不仅要注重解决具体问题,更要注重吸纳有价值的观点、意见和建议。只要对政府工作有利,对政府的监督有利,就应该采纳,就应该吸取,就应该改进。领导干部由于其特殊的身份,往往能通过网络获得其他人无法获得的有价值资料,总结梳理得好,就能给政府决策提供有效的信息,这对于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提高政策的科学性和制度的针对性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微博是网络问政的新形式,民众不仅要理性看待官员微博,还要厘清“微博问政”的性质。微博写得再好也没用,做比说更重要。各级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微博问政”,在“微时代”切实提升领导干部的“微素质”,否则,微博就不是问政平台,而是乱政平台。 (作者系中共新疆若羌县委组织部副部长) 责任编辑 王秀芳 E-mail:ldkxwxf@163.com 电 话:0371 - 639262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