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3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论有效治庸的逻辑起点——庸的含义与成因之梳理及澄清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杨守涛 日期:2011-09-22 16:59:07
跟着庸化,尤其是当这一类人是领导者的时候,问题就会变得更加严重。
  关于庸的含义与行为类型,还需要特别说明三点:第一,关于庸的类型划分只是一个理论分析模型,实际管理过程中的庸者往往是上述各个方面相交叉、互强化的结果,其复杂度极强,甚至常与各种情节恶劣的贪污腐败行径“纠缠不清”。第二,庸与能力有一定的关系,但庸通常不是能力方面的问题,而是思想品德方面的问题。另外,庸的行为以公职人员个人为物理载体,但庸通常也不只是个人问题,而是一种“衙门病”、一种国内外皆存在的“机关顽疾”。第三,庸与违法是两回事,谨防因庸与违法的某些边界模糊而简单地以治庸的办法对违法者施行惩戒。
  二、为何庸:庸的原因剖析
  如前所述庸者,他们要么办不了事,要么能办事但不办事或慢办事,要么虽积极办事却为部门、地方利益或一己私利乱办事和办私事,甚至干扰他人、贪图享乐而惹祸事。尽管他们没有像贪污腐败分子那样明目张胆地违法犯罪,但是他们却耽误了国家的发展,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败坏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其危害堪比贪腐,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显然,持续而有效地治庸具有重大意义。但是,在探究如何持续而有效地治庸之前,我们有必要承续前面对“何为庸”的阐释,探清庸的原因。
  前面已经指出,庸固然与能力及其他个体因素有关,但庸不是一个能力问题,也不是一个个人问题。综合而言,庸与庸者的存在,“除了放松要求、疏于管理外,还有两个重要原因,一个是用人导向有问题,另一个是责任机制不健全”(朱岩:《加大治懒治庸力度》,《领导科学》2010年1月下期)。具体而论,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加以解释。
  第一,机构臃肿、人员冗杂,以致很多人陷入一种无所事事的状态。根据帕金森冗员定律,机关各个部门、各个科室甚至各个工作人员之间由于权责利不明晰不协调导致互动协调不足,政府机关总是存在增加本不必要的人手之需求,结果必然是机构臃肿、人员冗杂。虽然一些工作人员有时候会忙得焦头烂额,但多数工作人员却常常无所事事。
  第二,干部选拔办法不科学不合理,造成一些不具备相应岗位胜任力的人员以及一些品德有问题的人员进入干部队伍,这为庸及庸者的产生埋下了若干先天隐患。譬如,干部选拔过程中,由于选拔方法的不合理、任人唯亲等问题的存在,往往导致一些高学历而低能力、理论储备强而实干精神差与经验欠缺的人甚至无才无德的人进入干部队伍。
  第三,旨在能力与品德提升的实质性培训机制缺失或不完善,既没有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前述干部选拔时的那些“先天缺陷”,也没有为矫正干部工作过程中染上的“后天恶习”贡献应有的力量。
  第四,具体用人过程中缺乏有力的正面激励措施,即现有的激励机制没能很好地“激发人的工作动机、鼓励人的工作干劲”(萧鸣政:《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在公共组织中的应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4页)。晋升与待遇存在差异化,就晋升而言,一方面,随着组织扁平化改革,加上党政一肩挑等身兼数职的现实,晋升机会越来越少而待晋升人员越来越多,职业“天花板”限制越来越严重,这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干部勤勉工作与进步的动力。另一方面,晋升中的“靠山”现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