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2025年第3期
论人工智能辅助行政决策的理性冲突与功能调适/张 进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张 进
日期:2025-10-10 10:50:29
【摘 要】科学化不同于理性化,人工智能机器提升了行政决策的科学化程度,但在决策理性化层面呈现出显著的两面性。一方面,基于科学化的算法程序,人工智能的强大信息处理能力、非人格化决策模式和决策知识训练提升了行政决策的工具理性程度,决策主体多元化与决策环境公平化构成了行政决策的民主、公平等价值理性内核,而通过算法运算分担决策者的信息分析压力则进一步释放了行政决策的主体理性。另一方面,受规范化计算逻辑的制约,人工智能机器因处理复杂信息的技术局限、算法程序设计的人格化因素渗透与知识学习上的有限性阻滞了行政决策的完全工具理性实现,算法决策对伦理正当性的忽视以及对算法本身的治理缺位带来了严峻的价值理性危机,而“目的—手段”异化及智能机器的主体资格缺失则抵消了其对主体理性释放的积极效应。要走出人工智能辅助行政决策的理性困境,就要明确人工智能辅助行政决策的“辅助性”功能定位;厘清其在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中的适用性差异,确认人工智能辅助“程序性”行政决策的场景;以人工智能辅助行政决策的算法治理优化,健全对行政决策中的算法黑箱、算法歧视的治理体系。 【关 键 词】人工智能;行政决策;算法决策;决策理性
【作者简介】张进(1998— ),男,黑龙江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技术治理、数字社会保障。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一般项目“现代社会风险背景下社会政策的转型研究”(项目编号:22GLB121)
【中图分类号】C9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606(2025)03-0152-09
一、引言
管理过程就是决策过程,决策制定就是在各种备选方案中做出理性选择的过程[1],因此,一切行政管理活动本质上都是对多种公共问题解决方案进行选择。20世纪末,在如何理性、合理地做出备选方案抉择的层面上,人工智能技术逐渐与管理决策过程走向了联合。赫伯特?西蒙强调科学决策过程中计算机模拟技术的使用,指出了计算机模拟、电子数据处理以及计算机程序等现代智能决策技术在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中的关键作用[2],较早地构建了决策过程中的人工智能系统。人工智能计算在实际决策抉择程序设置上所具备的积极的辅助能力,促使行政决策抉择程序中规范化的计算逻辑逐渐形成[3],人工智能成为理性行政决策的重要分析工具。
但需要注意,第一,科学化是促进理性化的重要手段,但并不意味着科学化等于理性化。以自然科学知识为基础的人工智能在科学层面上为行政决策过程提供了强大的决策方案分析工具,通过科学化路径发展了行政决策的科学理性、工具理性或技术理性目标,但在价值理性、直觉理性等理性维度上,人工智能技术助推行政决策理性化的效用如何依旧存疑。第二,随着技术渗透程度的加深,行政决策过程中逐渐展现出技术工具理性与公共价值理性的冲突。例如,人工智能的算法决策模式在提升管理决策效能、助推政治决策民主以及法律决策公平时,也产生算法民粹主义的政治决策以及行政法中正当程序的破坏[4]等问题。第三,作为一项仍处于发展阶段且伦理技术尚不成熟的科技产物,人工智能能否实现许多学者所期待的完全理性决策还 |


